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志宁考略

2
回复
109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6 1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志宁(588-665),唐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字仲谧。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中书侍郞、太子左庶子。曾多次劝谏太子承乾,几被太子派人刺死。永微二年(公元651年)升尚书左仆射。参与编纂各种律令、礼典,并与李勣支持修定《本草》并图,共45篇。”
  
    以上这篇人物传记出自《辞海》,而据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乾隆十七年刻版朱崧主修的《泸溪县志》卷七“选举·征辟”却如是记述: “于志宁,生于十一都前泽里,隋恭帝义宁元年丁丑入翰林,唐高祖武德四年官祭酒,正(贞)观七年官左庶子,太宗选入瀛洲,与房玄龄、杜如晦等称十八学士,极承恩宠。”
  
    资溪县亦收有后人修的道光、同治刻本《泸溪县志》,在其“选举”巻上却再也没有关于于志宁的传记史料记载。是何原因,使如此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在后人修的县志上消失了呢?笔者就此专函请教了江西省志办古志考专家、省志艺文分志主撰老师,老师回函照录于后:来函奉悉,所询“于志宁”事,答复如下:1、旧《唐书》巻七八,新《唐书》卷一百四,俱有于志宁传,分别曰“雍州高陵人”、“京兆高陵人”,记其事迹甚详;又二唐书经籍志、艺文志著录于氏著作多种;2、《全唐文》卷一四四录于氏文若干篇,《全唐诗》录于氏诗一首;二书皆有小传,亦曰“京兆高陵人”;又《全唐文》卷一三七,有令狐德芬撰《大唐故柱回燕国公于君碑铭并序》,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P126),据《新唐书》本传及令狐氏撰碑,记为“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生于隋高祖开皇八年(588),卒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3、《元和姓纂》(四库本)记其世系甚详;4、《陕西通志》(四库本)《西安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有于氏传,又记其宅、墓(三原县万寿乡清池里);5、乾隆《泸溪县志·选举》有于志宁,未记字号,但从时间、官职、行事看,不会是另一人。是否后人徙居于泸溪,后志又为何删去,皆未可知。贵办好象有万历《泸溪县志》(复印本),可再查查。又谓于氏官“国子监”,似当为“国子监祭酒”;又“太子庶”为“太子庶子”之误。贵县若能找到于氏宗谱,或许管用。
  
    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考证周全细致,令人感佩至致。遵师所嘱之第5点,笔者查阅了县志办公室20年前从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影印来的清道光九年刻本《泸溪县志》(不是明万历刻本),从头至尾仔细通读了一遍,竟意外地从该县志“凡例”(即编者说明)中读到一段很有针对性的话:(标点乃引者所加)--旧志于人物载梁之周迪、唐之于志宁,按周迪在南史贼臣传:临川南城人,封临汝侯,后叛梁降陈复叛被诛,何取于若人以为桑梓光乎?新旧唐书于志宁为京兆高陵人,官仆射,死陪葬昭陵,安得是学士为泸溪人?且有其墓乎?又有邓璩、黄表、蔡苑,名不见史传,省、府各志皆不著录,何据而以为泸溪人乎?今皆删之,以归核实。……
  
    从明万历十年(1582)至同治九年(1870)《泸溪县志》共修8次,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县志,与道光九年(1829)刻本县志,乃分别是六修、七修,两修(刻)相距78年,道光版县志“凡例”上的这段话已经回答了省志办老师的质疑,即:后志为何要删除于志宁等人的记载,是因为前志收录的史据委实站不住脚。那个周迪,是一个“贼臣”,丧失气节,叛归敌国又复叛最后被杀,下场可悲,收录这种人对家乡又有什么光彩呢?(“何取于若人以为桑梓光乎?”);于志宁,多种史籍和《辞海》均载明是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死后葬于李世民的昭陵中,乾隆版县志却说他是泸溪(今资溪)人,还有墓在县里,其他邓璩等人亦是“何据以为泸溪人乎”,因此,后面修的道光、同治《泸溪县志》均无于志宁等人的史料记载。应当说,古人修志对史料的考证是认真、严肃的,后面修的县志比前面的更是可信的。
  
    为认真考证于志宁究竟是否资溪人,笔者还查阅了《资溪县地名志》,查考了资溪乌石镇民间收藏的《于氏宗谱》。县地名志上记载资溪县乌石境内的确世居着一些于姓人:贻坊村有前宅村小组,前宅原名全泽,《于氏宗谱》载,唐贞观年间,于氏由河南全泽迁此开基,不忘其宗,称此地为全泽,后衍化为前宅(取其谐音);贻坊村小组,是唐开元年间,于氏由全泽(即前宅)分支一流到此开基。至宋元祐年间,又有一支从全泽(前宅)分支徙此。

    我们手头就有一部《沥溪于氏宗谱》。沥溪,现为乌石于家边村旭溪,此处在宋代即由全泽(前宅)分支一流徙此开基,开基人据云为于志宁的第21代子孙,生于宋景炎二年(1277),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享年九十有四。
  
    由上可知,于志宁家族的后人不知何因有一部分流徙于泸溪(资溪),最早是唐贞观年间(627-649),有一支于姓人流徙于泸溪(资溪)乌石全泽(前宅)。而此时于志宁早于隋高祖开皇八年(588)出生在陕西省境内,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入翰林,先后在隋、唐朝为官。由于其秉性刚直,在贞观年间任太子左庶子时,一度他的处境相当险恶,太子承乾平时行为屡有不轨,于多次规劝,令太子忌恨,派人差点刺死他;尤其是在永徽六年(655),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于志宁不趋附,招致武后憎恶,将其贬出京城。其间,于氏族人恐牵灭门之罪,纷纷离开原籍,四散逃徙偏远地带避祸。或有可能其中即有一支因此徙至资溪乌石。再者,从明万历六年(1578)泸溪(资溪)建县以前上溯至于志宁出生的近1000年间,历修江西通志及抚州、建昌等府志,均无这位历史名人出生至死在江西这边呆过的片言只字记载。因此说他是我们资溪人,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说到底其唯一的“史据”也不过就是清朝乾隆年修的《泸溪县志》上,那段语焉不详的于志宁小传,却已经被后来的道光、同治刻本县志所否定,而“尽皆删之”了。
 
    说到历史名人后裔,笔者想起一件与此相关的事。笔者曾走访民间搜阅家谱族牒,发现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南唐后主李煜、元未农民义军领袖陈友谅等历代名人后裔支脉或战乱、或封赐、或移民等诸多缘由流徙定居于资溪一些山野乡村中。亦不能据此断言,李世民、李煜、陈友谅等就是资溪人。
  
    治学力求严谨,查考务须认真。笔者在编纂续志“人物篇”对前志补遗勘误中,发现乾隆刻本与道光、同治刻本《泸溪县志》对于志宁等历史人物载述存异的问题,由此进行专门的考证,希望能为后人留下一个据实可信的历史人物资料。
发表于 2012-10-28 18: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志宁(588~665年),唐初大臣、学者。鲜卑族。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出身于关陇贵族阶级,曾祖父、父亲先后在北周和隋朝居显位。他投奔李唐政权后,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居宰相。后在统治阶级内部两派势力斗争中,遭贬谪。
   于志宁少年好学,尤长于文学。隋炀帝大业末年,他任冠氏县令。当时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各地反隋势力骤起,他弃官归里。大业十三年(617)秋,李渊父子起兵反隋,西渡黄河攻入渭北。于志宁前往朝邑长春宫投奔李渊。因他出身于贵族,其家在关中颇有名望,李渊对他很重视,授他银青光禄大夫。李世民时为渭北道行军元帅,用他为记室,参赞军机。从此,他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随李世民攻长安,灭薛秦,平洛阳,东征西战,多有战功。武德四年(621)十月,李世民以灭王世充之功被授天策上将殊荣,于志宁为天策府从事中郎。李世民为延揽人才,重用知识分子,开设文学馆,于志宁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武德九年(626)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贞观三年(629),于志宁被提升为中书侍郎。由于他知识丰富,又很忠诚,常向太宗李世民切谏,言论颇具政治远见,受到李世民的器重,又加授他散骑常侍,命任皇太子左庶子。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曾提出分封诸王和功臣'实行世袭制。于志宁上疏反对,他说“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注:《旧唐书》卷七十八《于志宁传》】结果,在大多数朝臣反对之下,李世民又取消了分封诏令。
   十几岁的皇太子李承乾行为骄纵,大兴建筑,挥霍浪费,“颇以游畋废学”【注:《旧唐书》七十五卷《张玄素传》】,引起李世民的反感。李世民因对于志宁说:“太子年少,你应引导他走正路,避免他堕入邪道。”于志宁便撰就(谏苑)22卷,送给太子阅读。李世民很高兴,赏给他黄金十斤,绢三百匹。贞观十四年(640),兼太子詹事。次年,因母卒而解职。丧礼期未到,太宗又命他起复原职。他向太子上书进谏,其中说:“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注:《旧唐书》卷七十八《于志宁传》】劝太子停工罢役,不要听郑、卫古音乐,绝交“小人”。但太子不肯听取,与宦官交接益多,又引突厥达哥支入东宫内院。于志宁又再三上书劝谏,引起太子李承乾的极大不满,便暗派刺客去刺杀于志宁,刺客见于志宁虽为高官,居室简陋,不忍下手。
   由于太子李承乾的堕落,使太宗产生了废承乾另立太子的念头,而太宗的儿子魏王李泰便乘虚取宠。于是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便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李承乾为保自己的地位,拉拢了一批亲信,欲效法他父亲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作法,加紧策划政变行动。贞观十七年(643),太子的心腹告发了太子预谋政变的问题,李世民便废李承乾为庶人。事后,太宗知于志宁多次规谏过太子,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并对他作了赞扬。而右庶子令狐德棻无谏书,因受到了贬责。随之,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复命于志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他就晋升为侍中。
   贞观二十三年(649)六月,李治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次年(即永徽元年),高宗加授于志宁光禄大夫,晋封燕国公。永徽二年,命他监修国史。这年八月,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当了宰相。永徽三年(652)七月,王皇后的娘舅、中书令柳奭与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一起出面,奏请高宗立长子陈王李忠为太子,目的是巩固王皇后的地位,以绝武则天夺取皇后宝座。这是关陇贵族集团为保护他们的权益所进行的一次政治行动。此事引起武则天对于志宁怀恨在心。太子既立,于志宁兼任太子少师。
   永徽六年(655),武则天进一步得宠。八九月间,高宗找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入内殿议事,提出要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坚决反对,激怒了高宗,于志宁在一旁见势不妙,不敢吭声。十月,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这是以武则天为首的新的政治势力对关陇集团斗争的第一次胜利。次年(显庆元),太子李忠即被废,改立代王李弘(武则天长子)为太子,于志宁兼任太子太傅。高宗要赐给他土地,他说他家几代受封,田园已很多,愿让给别的大臣。由此可见他家所占有的田产是相当多的。
   显庆四年(659)春,于志宁要求致仕,高宗准解尚书仆射之职,拜为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了摧垮关陇旧贵族集团的势力,武则天指使人精心设计一个朋党案,将长孙无忌罢官流放。接着,就以于志宁是长孙无忌同党的罪名,将他免官。这是武则天对他的政治报复。不久,又将他调任荣州刺史。麟德元年(664)转任华州刺史。他以年老请求致仕,获准。二年,卒于家,终年78岁。赠幽州都督。上元三年(762),追复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于志宁一生好学,知识渊博。他曾与天文学家李淳风合编《隋书志》,与长孙无忌合编《留本司行格)18卷,与李勣合作修成《律疏》30卷,修订了《本草》,并插了图,纠正了南朝梁陶弘景注释《名医别录》和《神农经》中的差误四百多处。
发表于 2012-12-4 14: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志宁做太子李承乾太子詹事时,曾对李承乾多次规劝。李承乾不听反而怨恨于志宁,于是派两个刺客去刺杀他。适逢于志宁母亲去世,志宁守母孝,枕块垒,盖草苫而卧,两刺客乃正义侠士,由此感动,不杀而逃亡。志宁由于孝母感人而避过一次灭顶之灾。于志宁刚这女不阿,屡谏太子,至李承乾被贬,由此又避一祸。至武皇登基,大兴刑戮,志宁由于对武后废立不发赞语,亦不发反语,只说此乃君王家事而已。由此遭贬,又避亦难。志宁三难得避,皆由孝母、直谏、不妄语,因此后世得由繁衍。今人言,于志宁书颇类颜体,皆莫知其故。其实于志宁与颜之推的侄重孙颜师古实为好友,于志宁的文书、信件等字体得由颜家所保留,后至玄宗年间颜真卿是颜师古的后人,由此得以习练于志宁书法而成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