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姓起源于河南睢县的说法(讨论贴)

13
回复
353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5 2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转帖不代表任何观点,仅供大家研究参考)
$ c2 `+ ~) t3 L+ P' M
于:典型北方大姓,源出河南睢县(河洛姓氏源流)

' T. q; o$ B) }- a$ |2 b, b5 x; v9 ]
; E! B  o/ A( G& _' L/ X( x6 r洛阳地区历经战乱,本地住户被杀和逃亡者甚多,到了明初,据说洛阳周边每平方公里仅有居民2人。地广人稀,田地无人耕种,怎么办?明朝皇帝想出一个办法:以不间断的移民来充实河南人口。已经荒芜的中原大地,这才陆续有了诸多移民,增加了不少姓氏。今天的中原人被问起来源时,多谓“若问我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对,因为这不是从根上说起,而是从半路寻源。/ N" z; r6 H6 X2 R- F! ~5 T. Y

6 \7 v0 V9 Y. V2 T0 n9 C$ ]3 v* A  譬如于姓一脉,本就起源于河南,但历代战争打来打去,把大家都打跑了,有迁往山东的,也有迁往山西的。其中迁往山西洪洞县的一支到明朝又迁回河南,这叫回老家,不叫迁新址。( n2 i2 Y0 w# r

) x- s. P- T8 T: @  现在想想,大明王朝是很讲“实事求是”的。比如,山西省紧挨着河南省,河南省的人口特别少,山西省的人口有“富余”,就让山西人往河南这块土地上迁居,确实是合情合理。
) d6 q2 w! I  p' A$ ~% s- L; s6 o4 M0 {: H" p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如今洛阳的于姓有一些是唐朝以前就在此居住的,这是于姓的骄傲:于姓不畏战争,有意扎根在洛阳,不愿轻易挪动,气质上有股子犟劲儿!在这方面,明朝大臣于谦就是榜样,他写了《石灰吟》一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中我们能读出他的骨气。
- G0 e. ?5 x8 E7 T' h) d. X- Q2 v2 W7 b3 _/ b) N4 E
  孟津在隋代就有于姓,而且人丁兴旺,到唐代,又分流到了偃师一部分。如今偃师市邙岭乡西蔡庄村的于姓,正是唐初由孟津县平乐迁来的,始祖是于来喜。邙岭乡东蔡庄村的于姓如今有近300人,是明朝中期从孟津县狮子庙迁来的,始祖于魁光。于姓落户洛阳较早,居住时间较长,有连续性。
) i7 o; I& |9 k  Y$ K8 @
$ c5 u( K& d' i" w& i, J  当代学者认为,于姓来源有三:
, A4 m& a- W) E' s# f  M
8 n7 F0 j' z& V0 s* Z4 W8 M  第一支出自子姓:商朝时,人们喜欢一种容器——盂,可盛食物。当时河南睢县一带有擅长制盂的部落,称为盂方,也称于方。商朝后期,该部落被商所灭,商王武丁之子被封于此,称于侯。这个诸侯小国后迁至沁县西北,周初被灭掉,其子民以国为氏,姓于。这支于氏有3300多年历史。
! t) f& \1 r* m" M7 K* d" I: ^( Q9 v4 j7 q% Y/ q
  第二支出自姬姓。周成王封二弟邘叔于旧于地,即今睢县,后又迁到沁县西北。这个姬姓于国很弱小,在周平王东迁洛阳后被郑国灭掉,其子孙遂以于为姓。这支于姓有3000年历史。
  
1 S4 m9 k* B" a. {    第三支出自外族改姓。于姓一直活跃在黄河中下游,战国后期迁到山东。其中郯城的一支于姓随鲜卑族迁到代地(今山西北部),改姓万纽于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他们也随着迁至洛阳一带,重新改为于姓。另外,汉朝匈奴人、清朝满族人都有改姓于的。
9 T1 e% \. I3 w3 ?/ b8 `  n( i/ W% ?( V4 N) r7 \. }
  于姓名人中,第一位是汉代于公,他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廷尉之职。在当县狱吏时,他看到囚犯在除夕这天唉声叹气的,就问为什么,囚犯们说:“家家都在过年,我们却不能和家人团聚,心里难过啊!”于公心想,囚犯也有父母妻儿,大过年的,他们想回家团聚,也是人之常情。于是,他对囚犯们说:“大家都别伤心了,后天一早县令要来查狱,只要能保证在查狱之前赶回来,我冒死放你们回家过年!”囚犯们十分高兴,都说:“您放心吧!人不能没有良心,后天天亮之前,我们一定赶回。”
4 Z9 \. i$ W$ K; t3 j  `4 R5 o) c' k5 A, i7 T, m, I, ]/ P
  正月初二那天,大雪封路,于公心想囚犯们肯定不能全部赶回,就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准备受死。谁知,他到大牢一看,囚犯们都已回到各自的监舍,他们的脸被冻得发红,表情却很兴奋——于公以德治狱,千古称颂。
7 A) i% p" O9 t1 G- |! ^
8 ?" q# ?9 j4 u6 h9 |( q  于姓名人中,第二位是明代政治家于谦,进士出身,官居高位。他在河南任职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民,很得人心。英宗时宦官专权,蒙古军来犯,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举国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议,誓死保卫京师,还拥立新君主政。后敌军逼近京师,他亲自督战,击败敌人,总督军务。但是,英宗被释放后,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称帝,于谦被捕身死。
/ J, R/ A3 q) J2 E% y& M3 G% {; C  I. w8 Z  r* U: q
  于姓名人还有:于定国,汉初丞相;于吉,东汉方士;于禁,三国时魏国名将;于志宁,唐高宗时宰相;于惟谦,唐中宗时宰相;于琮,唐懿宗时宰相;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在朝为官30年,清廉有名;于慎行,明朝文学家,诗文宏丽;于成龙,清代廉吏,爱民如子,重视教育;于敏中,清朝大臣,为乾隆皇帝所器重;于右任,民国著名人物,书法家。(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孙钦良)9 d4 V' Q) Q  n( R
$ R; y3 q0 |1 J* j# ^" d) y
$ |( @: b" N' d2 j: S# Y& v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骨文中的盂国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www.sqrb.com.cn/sqnews/2009-07/31/content_1138124.htm$ U0 U5 t+ O4 }+ g4 R( g' M
# h* |: N' c2 R# N5 u* m
1.jpg
" [" }% u7 H5 Y9 a记载商王伐盂的甲骨文。
  K; x0 ]$ @  d$ T% a 2.jpg & a1 o2 Z" s* s2 t
宋襄公死后葬于盂(今睢县北湖湖心岛东北角),史载此地曾有望母台。 # a; C8 R5 I& d$ E7 S; K

- U, B. Q, G" v4 a阅读提示
9 z( N8 g7 ~8 d5 L. |2 x2 r+ k; j8 X- w! u8 Z& W, J" t' l
在被称为中国最古老文字的甲骨文卜辞中,记载着一个古老的国度——盂。盂,乃远古至夏商周时期商丘古老的国度之一,位于今睢县西北8公里梁庄附近,史书中所载“盂方”、“于夷”、“唐盂”即指此地。这里是远古社会睢县最早居民栖息地,夏、商时期为两朝方国,春秋时期为宋地,以宋襄公为首的“盂之盟”六国联盟会议在此召开,宋襄公死后葬盂地襄陵。盂国还是于姓起源地之一。笔者日前走进睢县,探寻了这个几乎湮没于现代记忆的古老方国…… - M1 r! D) @$ k. N( ^: k" ]
. i5 }- d- }& n7 Z1 [1 _' j  J
盂 夷:
& r, r/ z/ i1 f+ F# r( I1 w8 E
* R! k2 T- x) d) Y* S远古社会睢县最早居民聚居地
9 p  g. i* {' L+ X% ~( ?! ~
7 X% P- U, {6 ~8 v  Y2 @远古时期睢县的文明史,是一部东夷西进与华夏东迁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发展史。当东夷民族的先民从山东半岛由东向西迁徙,在盂(今睢县)定居形成盂部族的同时,豫西一带的仰韶文化先民,也由西向东发展,来到民权、睢县一带,当时睢县成为东夷、华夏文化相碰撞和融合的地域。睢县以西(如杞县)居住的主要是属于仰韶文化的华夏先民,睢县以东居住的主要是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东夷先民(如宁陵、永城)或属于先商文化的商部族先民(如商丘)。 5 m  ]7 a( K* }! A& q  d, _

4 p: q- m0 ~9 I& l9 I& R; f$ M# m! c9 C甲骨文中记载的盂方,在远古时期被称作盂夷。《竹书纪年》记载:“(后相)七年,于夷来宾。”
" i' Y% F+ z: Z0 r; N, Q
5 e* n! X9 o2 z4 M: `, @历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均坐落在古河道两岸的丘岗之上(当地群众称之为堌堆),遗址常伴随出现大量的蚌螺壳和动物化石。睢县文化局副局长、文物馆馆长徐永峰说,这说明在数千年前,睢县周边一带曾是河流纵横、湖泊沼泽连片、丘岗起伏连绵、水草林木茂盛、各种动物出没的地方。睢县这片古老而又肥沃的土地,为远古的氏族部落提供了理想的生息繁衍条件。睢县周龙岗遗址和乔寨遗址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栖息生存,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古人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文物古迹与文献资料相印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睢县文明。 ) q/ N# F& W" H& P
$ A5 e! `) R* H# i
盂夷,作为远古社会睢县的最早居民,最初生活在今睢县西北一带。这是一个擅长制作“盂”的部族。盂,一种器皿。
+ F: r. Y2 o, }: }3 E: U& w  q% g! o' T) I4 X9 O9 [8 y
在龙山时代,沿河旁常常五六里就有一个村庄,结成氏族联盟,较大的村庄可以住上百人左右。随着盂部族的兴旺壮大而向四周扩展,国家雏形基本形成。夏朝之前便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方国——古盂国。
) A( V0 f. \% w4 H# g& y, G0 J! H$ V
龙山文化古盂国时期,生产工具种类增多,磨制更加规范、光滑、锋利,陶器普遍采用快轮制作。此时期粮食作物以粟为主。在生活用具中,盂地的人们喜欢用大袋足的甗来蒸煮食物。农业生产工具除了沿用仰韶文化时期的部分石器和骨器之外,还制作了一些新型的农具,如半月形石刀、蚌刀等,这些在盂国故址睢县梁庄不远的周龙岗龙山文化遗址都有出土。
/ a  [" w' E- [8 f8 G' s( }
7 u/ D: r7 ?! p: y1 m2 ~盂 方: 9 Y- \- f# e& h: o, d, ~

* P3 |; v# S) F# E8 i8 l夏、商时期豫东古老方国 ) G6 q' }' U  i+ E4 N

, m/ |: T  C* S4 @) @* M6 D! z- j著名历史学家李绍连在《中原诸侯国与商廷的关系》一文中考证,除“商前期王畿附近的诸侯国和方国,离王都较远的地区,还有更多的诸侯国,其中有应国、杞国、盂国、息国、温国等。”盂国作为东夷民族建立的国家之一,在夏、商时期是以伯国(诸侯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盂为伯爵国)诸侯方国存在的。
2 y$ ?6 _& z* X4 Q; S9 M: Z3 p
5 `% H8 f+ i+ f% s. @商朝中央与地方诸侯或独立性更强的方国的关系复杂,包括进贡、交涉、战争,时好时坏。商朝晚期,国势日衰,东方夷人各部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东夷传》),不断侵袭商统治地区。在此期间,商王帝乙、帝辛(纣王)相继对东方夷人展开了长期的战争。
9 q+ A7 T6 p# G& A
8 r. p& @" c% ]6 |7 d盂方在武丁时期曾归附于商,后又背叛,受到商王的多次征伐。帝乙九年(公元前1093年)二月,商王得知夷人欲大举攻商,乃率军出征夷人,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县附近)军截击而回师。帝乙十年(公元前1092年)二月,商王率诸侯大军伐讨盂方。《甲骨文合集》中关于“余其从多田于多伯征盂方伯炎”、“王来征盂方伯炎”的卜辞记载了帝乙将征伐盂方,出征前祈求平安无祸。此次征伐,商胜,盂方伯炎投降。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使商朝国力大损,加速了商的灭亡,故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之说。另外,中原地区先进文化随着战争传播于东方,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着积极作用。 0 S1 R. g. F0 n* L$ a2 E9 C
/ N% r" g6 b! _0 M1 q
商王在征伐盂方后,帝乙封其子为盂侯。在诸侯的国境内,商王是可以随时去打猎的。盂国风景秀美,适合游玩打猎,因此,盂国成了当时皇室、大臣经常光顾的地方。
" f& l2 d# q9 Y/ c8 |8 N4 V
" U9 Z2 }4 C1 \; W  R, y! ]盂之盟:
1 |& k* j1 y$ W2 I
, g- L3 n, Q) [' s5 C( g春秋时期宋楚争霸中原
& |% l1 ?; C) p( N- E& \- K
: l7 O( ?/ q  r2 @" Z春秋时期,盂成为宋国的西部屏障。公元前639年,多国盂之盟会在此召开。据《左传·僖二十一年》记载:“诸侯会宋公,盟于盂。”
! Z5 Y9 p2 \/ ], h$ g8 @
( u; O& ^! p' g0 j* r' k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春,为成就霸业,宋襄公发起鹿上(今安徽阜阳南)之盟。会上发出公告,邀请各国国君参加即将在盂(今河南睢县)召开的盟会,同时约定任何人都不准带兵,因为这是和平、友好的“衣裳之会”。 + {9 @- V2 Q) Q6 l- T

0 ]1 A/ a0 @) @是年秋,宋襄公前去盂城会盟前,公子目夷提醒他楚国并不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家,建议宋襄公率领军队前去赴会,或者让军队到附近以防意外,结果遭到宋襄公的拒绝。目夷又建议,由他带领百辆战车,在会盟场地附近埋伏,以防万一,宋襄公亦不同意。为防止目夷秘密带兵前往,宋襄公要求他跟随在自己身边,不让离开。 ; M: p" e4 i, v/ Z- X0 K  I- o

5 C4 e/ p; T. D* w, \& k到达盂城,宋襄公与楚成王及陈、蔡、许、曹、郑等国国君相见。会上,楚成王因争盟主之位与宋襄公翻脸。只见楚国大臣与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利刃的士兵,他们往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亲楚的郑文公适时请楚成王登坛主盟,于是楚成王手持牛耳,主持了诸侯盟会。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幸亏宋国大臣早有防备,团结民众,坚守城池,使楚成王灭宋的阴谋未能得逞。楚成王把宋襄公拖到楚国的车上,带他回楚国去了。后来,过了几个月,在齐国和鲁国的调解下,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才把宋襄公放归回国。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写到诸侯各国听任楚国主盟为所欲为而宋襄公败事受辱的史实时,附了一首诗:“从来兔死自狐悲,被劫何人劫是谁?用夏媚夷全不耻,还夸释宋得便宜。” 1 G! K  ~% f9 i0 _

5 t% q9 g: P6 r: J- u1 v$ x链 接
, Q- `$ b& I; |; J2 o
- r8 [3 \, K0 z2 T盂 国:
# G5 X8 c# R- Z4 u; e7 N4 a
! |1 j# @0 R' U* n6 _5 I4 ?盂姓、于姓的起源地之一 # `! D7 H/ a' o# |5 e

( p. y! a6 j/ x" a- g0 ]盂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均出自河南。其中一支出自盂地子姓,为殷商王族后裔。
/ ?/ l* x6 v+ S3 l5 o  ]- z+ v) s( z6 m& T5 [3 J
据考古资料记载,盂又作于、邘。商朝盂方被商王帝乙征伐后,帝乙封其子为盂侯,后迁到今河南沁阳市西北。商朝末年,子姓盂国被周文王所灭,盂侯的子孙分迁到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以国为氏,即盂、于氏。8 C3 h( X5 s' a' A3 V
发表于 2013-1-21 2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中帝乙十年[公元前1092年]商王率诸侯大軍伐盂方,此商王应是帝辛而非帝乙,因帝乙九年已死。帝辛元年已亥,竹书纪年有'王即位,居殷,命九侯,周侯,邘侯。'的记载。至于邗侯是帝乙之子还是帝辛之子无交待。至于武丁之子被封为邗侯更不知出自何处,竹书纪年並无此记载。
发表于 2013-1-23 18: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點兜不起來2 Z* N+ B2 v! W  f4 {: |& f
商立都於商丘* i; G/ z7 {/ l5 {
睢位於商丘之西
" r4 k& Z; }# i( }7 p$ O) d  J怎會說盂為東夷??/ Y6 M# j* s5 p, {" A
周發跡於西安 , 稱于為東夷還有一點道理1 q. E- Q# B/ H0 b- ~# a' Z/ C4 B" u
除非盂同万纽于氏.單于氏.淳于氏.....相同為于氏的一支(父系)& T% G7 K6 F$ s( x$ W
不然在解釋上有一點困難...* P9 M/ E6 c+ h. ]- d: h
发表于 2013-1-24 20: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之穆四於邘,为長。先是唐有祸,成王以封子干,子夔父而谓晋.十一世文侯勤周,受鍚予.昭侯立其弟於曲沃,五世而曲沃灭.晋君之五世,文公遂霸诸侯.又十六世而析徒端氏.有晋......盂.....'。韓武子幽世失国,宣王中兴,韓讨不庭,錫之梁山,奄受北国,是为韓西。衛满伐之,而翻於海,曲沃並晋,有韓萬为戍御,復釆韓.原至景侯始命.凡二十有四世秦灭之.有韓......。'于之後又有于氏,邘氏,盂氏,万纽于氏,应侯次四晋灭之。有应氏深氏.狄子寒侯偕武穆也,后各为氏。由此可見,有于在先,而后才有于邘盂万忸于氏。而盂,盂夷,与于夷应是二回事,于夷耒宾,並非盂耒宾.至于上文中由睢迁邘邰也无证据,不知出自何处
发表于 2013-1-29 15: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到底那来的??
发表于 2013-1-29 1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駿傑 于 2013-1-29 17:48 编辑
  m" j5 i# |6 ]6 U) n6 c5 G: U
于致遠 发表于 2013-1-24 20:27 + F# E' s8 L4 W% E" Z$ A
'武之穆四於邘,为長。先是唐有祸,成王以封子干,子夔父而谓晋.十一世文侯勤周,受鍚予.昭侯立其弟於曲沃,五世 ...

& Y/ J. ~- F+ u& y, \* k" i4 _2 E
+ O1 b( h, I8 X贊同致遠兄的看法
& `, t; I$ I% q6 a4 J  d"有于在先,而后才有邘盂万忸于氏...."
+ i9 Z( w2 [: n  f而 "邘" 乃指 "于" 的城廓 , 要先有人 , 才會有建築物
0 }* G- V! W9 t, d2 ^若再將蒙古的于 , 滿族的于 , 算進來
9 h. y- g8 q7 R& M就可以知道 "于" 不是普通的古老...
1 q# ]* }7 \0 q) b5 @- A5 T
6 L, f+ _: }) F) K5 g2 ~補充一下 "先是唐有祸,成王以封子干...." 句中所稱之唐) l( _( e1 w3 f" x* t2 d4 A
為 "虞唐"(西元前2300~2200年) , 而非隋唐(西元618~906年)+ A* T) ^. _2 g- d& ]. S1 W! e
就可知 "于" 在商朝(元前1766~1121年) 前就是 周想拉攏的族群
$ I6 ?  Y% L9 N# O6 {+ R! c
发表于 2013-3-2 1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唐是尧帝之后吧。
发表于 2014-11-6 00: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和不同观点:一是既然于候之国在商朝已经迁到邘台,周朝怎么可能仍封原迁出地睢县呢?二是既然万忸于氏本是郯县于氏之后,他们就应当归于姬姓一支,而不应当单立。
发表于 2014-11-12 1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1.遠古時代姓與氏不同0 Z: b6 ~7 F4 C7 q  u1 B
2.蒙古的單族若有于氏男丁成立家族可能會以單族于氏為家族之名簡稱單于 , 淳于 . 萬丑于...均為遠古時期族群內家族姓氏
# Y$ l, _5 j# `2 P( Y3.由於周之後父系社會的發展 , 出現回歸從父姓的現象
# s) r2 X! J2 n& Y! D4 A5 c- y. R4.老于家因為農業技術先進 , 所以遠古時期遍布廣泛 , 周伐商期間 , 于族大量移民到為睢縣 , 詩經中"振鷺"的內容已經證明周伐商期間于氏族群已經遷到商丘地區了2 d2 @# n% W5 D7 ]* [
5.之後的中原戰亂使于氏家族逐漸東栘
发表于 2014-11-12 2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也有赐姓为于氏的
发表于 2014-11-16 1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氏源流从大处看有二个,一为于夷,二为姬出于氏。于夷先於山东半岛西迁,(可参看东夷西迁)一文。与九夷分出,可能有迁到今河南山西一带的,后叫盂方,商代与盂关系密切,后为帝乙所灭,建盂国,至於是今河南睢县迁到邘邰,还是原就在邘邰,按理是原在邘邰的可能性大。因为有古邘城在,且睢县没古盂城。帝辛封盂国国君为邘侯,位列三公,此竹书纪年有载。至纣34年文王灭邘,邘归周属。此都城为盂国之都,至于盂国之民被商迁移至山西盂县。而文王灭邘后其民迁至社,即周之都内东郊。后姬出之于,是武之穆,其都城在翼还是在邘邰?尚需考证之。
发表于 2014-11-16 1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胜利菏泽 于 2014-11-16 18:51 编辑
& r% o7 b) f8 t: q9 x7 A3 ^; Q, F( @4 J" x! F8 ~
(来源于网络转贴)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邘叔的封地邘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殷商时期,在中原地区即有邘国,为商王朝的一个分封诸侯国,即武丁之子鄂侯的封国,是历代商王朝君主们经常行猎、游戏的地方。殷商晚期,周文王姬昌为了实施灭商大计,在姜太公的“弱商”谋略下,有计划地削弱纣王的势力,分步骤灭了黎国、邘国、崇国等纣王的“死党”国,完成了对殷商都城朝歌的战略包围,之后把国都从岐山迁至丰(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畔),准备攻商。据史籍《新唐书》的记载,周文王的继承者周武王姬发成功克商之后,大举分封诸侯。他将其第二个儿子姬诞封在故邘国旧址(今河南沁阳西万镇邘邰村),重新建立了姬姓邘国,称邘叔。邘国的主要地域在今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县与博爱县一带,与雍国紧邻。邘国传至东周初年,国君为邘厥。公元前743年,邘国被郑庄公所灭,其地归属郑国。后来,邘叔的子孙后代就以故国名为姓氏,有的称邘氏,有的则去邑称于氏,史称于氏正宗,是为河南于氏。源流二 源于复姓淳于氏,出自唐朝避唐宪宗名讳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所定的皇族七姓中,有复姓淳于氏。到了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因为“纯”、“淳”二字同音,为避讳皇帝名讳,遂将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由此出现复姓淳于氏家族所演化的于氏一族。不过,到了宋朝时期,该支于氏族人中有部分人又恢复为复姓淳于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于氏、淳于氏同宗同源。9 \) [' v5 @8 ]6 z  A% `! ?
源流三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拓拔鲜卑万忸于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鲜卑族拓拔部的万忸于氏族人原为山东于氏汉族人,后随鲜卑改称万忸于氏,亦称万纽于氏、勿忸于氏。北魏王朝建立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器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万忸于氏又恢复为于氏。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氏的后代,只是在汉朝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族人跟着拓跋鲜卑离开了中原,随北魏道武帝拓拔·珪迁徙至代北地区(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即河西走廊),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环境而改为鲜卑姓氏“万忸于”。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万忸于氏族又“重回娘家”,复为单姓于氏。
3 u7 ]; U$ i' h. a+ [  c( Z1 \) g源流四 源于有熊氏,出自远古黄帝裔孙的封地商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传说,黄帝有一个裔孙被分封在商于(今河南淅川)。在其后裔子孙中便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于氏,这于氏之始,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K" Y. H' R* Q3 q# S) [. C
源流五 源于匈奴,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当于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当于氏,为汉朝时期匈奴民族中的一个部落名称,以部为氏,游牧于河西地区,后留驻于大宛郁城一带(今俄罗斯列宁纳巴德)。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之子詹师庐即位单于,因年少即位,史称“儿单于”。当于氏部落除了在途中被汉军虐待而亡者,余众皆被迁入内地,分散而居。在这个过程中,其族人多有取故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当于氏,后逐渐融入汉族,省文简化为单姓于氏,世代相传至今。% N' i2 E$ a+ ?: J! m& c
源流六 源于狄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高车民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高车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自号“狄历”。高车,在春秋时期称赤狄,到了西晋朝以后,塞外各民族称之为敕勒,实际上是北朝人对漠北一部分游牧部落的泛称,因其“车轮高大,辐数至多”而得名,南朝人则称其为丁零,漠北人又称其为“铁勒”、“狄历”等,都是同一个民族种群的不同称谓。在高车民族中,有一鲜于氏部落,亦称宣于氏,在南北朝时期能人辈出,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于氏、鲜氏,世代相传至今。7 o7 @* B7 X) S/ x* y$ X  g4 d+ c
源流七 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官吏大于越,属于以官爵称号汉化为氏。大于越,是古契丹民族所建大辽国的最高官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亿)在后梁末帝朱友瑱公元916年建立了大辽王朝,年号“神册”。之后,辽太祖于北面官院所在地设置了“大于越府”,置有“大于越”之爵。大于越之称,实际上是契丹族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职官名称,按《辽史》的记载:“太祖以遥辇氏于越受禅,因称。终辽之世,以于越得重名者三人:耶律曷鲁、屋质、仁先,谓之三于越。”在整个辽国时期,大于越仅授予功勋最大的契丹贵族,地位十分显赫,爵位在辽国百官之上,与帝位平等,亦称“并肩王”。辽国的大于越府故址在林东(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公元1125年,辽国被金国所灭。辽国灭亡之后,在曾为大于越的“耶律曷鲁、屋质、仁先”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汉化称于越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于氏、越氏,世代相传至今。1 E8 L9 y+ O0 o) L0 o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钦察蒙古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始祖系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耳,其侄燕铁木耳、撒敦、侄孙唐其时均世为元朝丞相,权势薰天数代。不花铁木耳共生有九子一女,在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继位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受到太师巴邻·伯颜势力的打击,只好退而返回江南封地。元朝末期,玉里伯牙吾氏家族为躲避红巾军起义而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后取家族姓氏首字“玉”的谐音汉字更姓为余氏、俞氏,其扈从和家丁则更为汉姓于氏,统称为“铁改余氏”。这支蒙古族余氏、俞氏、于氏后来多托称汉族,今广泛分布在西南、中南、东南各地。
( e$ ]+ y/ o( ?源流九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⑴.蒙古族乌梁海氏,元朝时期蒙古部名称,族人以部为氏,内扎萨克之喀尔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氏,乃元朝大臣济喇玛之后裔,世居喀喇沁、乌噜特氏、阿尔泰山氏、唐努山氏、黑龙江、西伯利亚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于氏。⑵.蒙古族人巴延达哩,在明朝时期为著名的牛人,即勇士,明朝时赐其汉姓为于,名忠。⑶.蒙古族札哈齐特氏,亦称扎哈齐特氏,世居土默特(今内蒙古卓素图盟土默特右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hacit Hala。蒙古族札哈齐特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于氏,满族扎哈齐特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冠汉姓为于氏。⑷.蒙古族兀良哈氏,在名时期即改汉姓为于氏、乌氏、吴氏、魏氏等。另外,在兀良哈部中还有一个分支兀日罕氏,亦称乌日罕氏,后多冠汉姓为于氏、吴氏等。⑸.蒙古族于聪氏,在明朝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所颁布的“禁胡姓”严诏之下,即有取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冠改汉姓为于氏者,世代相传至今。⑹.蒙古族扎格斯沁氏,世居辽东西部(今辽宁地区),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于氏
0 v( L( o  u6 }- [' i源流十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土族、回族、高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于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于氏,世代相传至今。
  P. O/ Z7 R6 d  r/ o8 P) M* V" }8 g5 [5 K9 M7 u. ^9 G- g
发表于 2014-11-17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遠古游牧民族遇上農耕社會 , 會產出何種結果?
, |0 n2 _, c% {農耕社會人丁興旺 , 許多壯丁會隨遊牧民族出遊0 x" D! N7 I0 B
以解決資源平衡的問題
  q$ k5 ^7 Q) r- _2 ?& D6 J% W; ~; |游牧民族若有壯丁加入 , 可壯聲勢也可壯大族群
" Z* K0 x+ j/ K, d在詩經"雝"中 , 顯示遠古時于氏族群是在邘邰一地
) c) R& F# ]$ B' n*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