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右任主持陕西军政时的片断回忆

0
回复
95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谦益   
    1926年12月,我在国民联军驻陕司令部办的军事政治队学习,此时正是于右任先生主持陕西军政时期。我将自己的亲闻亲历作如下回忆,以示怀念。
    记得那时,西安解围不久,国民联军东出潼关策应北伐,陕西的军政大权交由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负责,于右任先生就任总司令,邓宝珊先生任副司令。于右任认真执行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真诚的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下,将陕西的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驻陕总部的领导人均由共产党员和各界进步人士组成,既管军事,又管行政。是时,任王陆一为办公室主任,吴仲旗(共产党员)任秘书长,马文彦、刘继曾(共产党员)、陈家珍(共产党员)为秘书,牟文卿、刘鲁堂先后为副官长,李兴中为参谋长,惠又光任政治部长、魏野畴(共产党员)任副部长,史可轩(共产党员)为政治保卫部长、姚丹峰为副部长,段韶九为司法部长,郭子兴任民政厅长、葛霁云(共产党员)任副厅长,薛笃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杨晓初(共产党员)为副主任,杨明轩(共产党员)为教育厅长,李仪祉、严警斋先后为建设厅长,王尚德(共产党员)为出版局长,赛福林(苏共党员)任顾问。
    随着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了培养大批干部,于右任先生在总部设立军事政治队,地址在南教场一所学校内。这个军事政治队由政治部魏野畴负责。1926年底,军事政治队从关中各县及西安地区招收了政治素质较好的青年近百名,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便分赴各地作政治工作或农民运动。接着在于右任先生的主持下,又办起了中山学院。院长刘含初,副院长李子洲,政治主任王子休,教务长徐梦周,总队长任警斋,教官乌斯曼诺夫、谢尔可夫等。设有军事政治班、组党班、农民运动班、妇女运动班,共有学员约六百余人。此后,又办起了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史可轩、副校长李林,政治处主任邓希贤(即邓小平)。他们经常给学员们讲课或讲话,潜心培养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
    这个时期,陕西的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各地都建立了农民协会。人们称陕西为“红色的陕西”,西安“皇城”改为“红城”,并亲书于四门。1927年5月5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的大会上,于右任先生盛赞马克思主义在苏俄的胜利,号召“我们要学习苏联的经验”。同年6月1日,在陕西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上,于右任先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看见关中的麦子长得很好,但这样好的麦子我们能不能收,还靠不住。就准你把麦子收了,收到场,能不能碾打?即使说你收了,碾了,装到囤里,还能不能吃到嘴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不打倒,这些都没有保证。要把全陕西省的农民协会都办起来,给农民办大事情,组织农民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使群众过安宁日子。他的讲话,深受人们欢迎,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各县农民协会在党的领导下,同农村的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展开了轰轰烈烈、针锋相对的斗争。像户县农民同残杀农友、捣毁农会、私屯粮食千余石的何经纬的斗争,立即得到省农协和全省各界群众团体的支持,纷纷举行集会,声讨何之罪行,并通电全国。所提出的十条要求,于总司令同意照办。
    陕西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是于右任先生与共产党真诚合作的结果,不仅严厉地打击了陕西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而且策应了北伐战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右任先生总领陕西靖国军纪事①
    王陆一
  
  

民国七年(1918年),右任先生由上海北归,主持陕西靖国军事。先是袁世凯遣陆建章督陕,附帝制甚力,煽威虐,无不至,其子承武,以“中坚团”防渭北。党人胡景翼、刘守中、武钧、姜宏谟发难于富平,擒承武,破其军。陕军旅长陈树藩悉部,由大荔驰至三原,建陕西护国军,旋综省政。民军多迫散,党人潜走渭北,时北庭僭政,陕政府奉命北庭,尽毁革命业,苛厉日甚,军民尽不堪。民国七年1918年,耿直率警备军举义省城,战不利,退蒲城,殒于城下。岁将尽,胡景翼所部营长张义安举兵三原,覆陈劲旅,薄长安围之。景翼于其时,建陕西靖国军,自任总司令。曹世英亦自陕北率所部民军至,殊不相下。内蒙古骑兵数千,由卢占魁率之入陕,与三原兵会。郭坚、高峻、樊钟秀各以民军起,并绕长安而战,会敌佯请和,义安奉令退兵,中道遇伏,中弹殒户县。邓宝珊、董振五以所部退渭北,由是北庭命刘镇华率镇嵩军由河南入陕,益为民军敌。山西兵亦渡河西扰,关中战乱弥苦。靖国军诸将协谋,决推右任先生为全军总司令。使者迎先生于上海,先生以中国革命大业,北方极关重要,将先经略西北,为党集力,与南方护法之师相应,且为他日北方革命势力之导入也。遂道山西入陕,誓师三原,统一革命军事。张钫为副司令,井勿幕为总指挥,并延李元鼎、茹欲立、彭世安并参谋帷幄。编郭坚、樊钟秀、曹世英、胡景翼、高峻、卢占魁为六路军,又惠又光一独立部队,分徇陕东西路。总司令部主持革命军事、政治,于时主义之宣传,教育之实施,文化事业之策进,地方自治人才之训练,悉与军事并进。靖国军区域中,诸苛税悉罢,调节粮食,撤销盐禁。制裁农村诸剥削者,输入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新籍。俾西北人士,得斟汇于时代精神焉。先生始莅军,胡景翼受绐陷敌,军势颇挫,因令岳维峻代领其众。时滇、川、黔、鄂靖国联军分十道来援。叶荃、颜德基、袁祖铭、石星川、但懋辛、吕超,石青阳、王安澜、黎天才、王天纵诸军长,约共出关中。叶荃率滇军越甘肃境先入陕,王安澜则尽拔汉中、兴安各地,革命军势复振。右任先生遣总指挥井勿幕往劳援军,且共计事,至兴平,为李栋才所害。诸军失联系,顿蹙不前,陕靖国军受兵弥烈。八年1919年三月,敌兵万余,横渭河来攻。盖以奉军许兰洲及直军张锡元部,东西路压境各万骑,战事剧厉,炮火动。先生令诸将严阵垒,不得尺寸动。岳维峻部当临潼、渭南正面,高峻拒蒲城、大荔东面之敌,且以兵力固河防。西路凤翔、乾县并被围,王珏、郭英夫死守乾县,后奉命编为第七路军。甘肃陆洪涛以所部兵会安徽军管金聚部悉来攻。凤翔城郭无完堞,人民生气敻绝,如是者亘半年。乾县守兵食尽,穴城腹藁藉而守,城圯于地雷数十次,卒血战得保完。三原、高陵,岌岌几陷,军中复有持义不卒者,情势愈危,会岁大祲,军民交困,敌又断飞挽之途,呼吁救济均无,自若坐苦槁绝而已。后南北停战,陕两军应划界守。专员张瑞玑违信不公,靖国军独被兵,蹙地十许县,军亦大熠。卒以党人在东南者,据先生文告力争,和议使者至罢议以待,乃获划界休战。而南方军府解体,陕靖国军乃不得不以一隅之力,独支革命危局于西北矣。杨虎城部及第一路军余部,移师武功置行营,再与北庭战。马嵬一役,破直军数倍之众,且击甘肃运械之兵歼之。先生于事前,犯险走淳化兵营,仗义帜以俱西,守武功者匝月。敌兵十倍于靖国军,然防战尚可恃,后以部将规利,浸各携二。麻振武、李夺先后叛于岐山、凤翔,杨虎城引兵走陕北。先生知事无可为,居凤翔危城中,念大元帅孙公,方困顿于岭南,自维付托之未效,忠愤填膺,须发为白。十一年(1922年)6月,值旧时端午节,在总司令部为最后会议。遣参佐分道先行,悉散从者与王玉堂、王家曾、王陆一等,潜出城门,欲走甘肃谢有胜军中,假道去四川。过千阳之高崖,谢有胜对先生革命志行甚崇敬,慨然送就道,由此入甘肃境。经崇信、华亭、清水,逾秦岭至徽县,遂泛白水江入嘉陵。山川艰险,风雨兼之,以十一年(1922年)7月经合川至重庆。时川中一、二军战事起,重庆已入战区,先生抚时感事,未欲久顿,旋东下经武汉至上海。陕西靖国军事遂以先生之离陕而讫止,其后国民二军之举义北京,与长安之婴城久守,以迄于先生由俄蒙归陕解围。此一贯之革命事迹与精神,西北将领军民固皆有所受之也。
    注释:
    ①本文抄自陕西省档案馆,本书编者有删节。王陆一,名天士,陕西三原县人,时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秘书。

    1918年于右任奉命回陕始末
  
  刘绍文  
  

1918年于右任初归至三原时,战事正紧,即被公推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商决战局,无人研及在沪受命情形,于公亦未向人道及。但以后面所举两事证明,当时必秉承孙总理使命,毫无疑义也。
    一、当各路司令意见分歧、纪律凌乱之时,于公曾对我说:“我回陕时,总理命我主持西北,今以区区渭北八县,政令不能统一,真是惭愧。”言下深感有负委托。
    二、于公败退后,由甘肃四川至沪,适孙总理以陈炯明叛变,亦由广东至上海。于公迎报陕西革命经过,并谢负命之咎。孙总理说:“失败何伤,我亦失败来此。”此系王陆一、王家曾两君向我面述,能否作一证明。
    于右任退居东里半耕园经过:
    冯玉祥督陕,诱杀郭坚,计骗各路受编,四路逼处三原总部。首劝于公接受林垦督办,直接间接,威胁利诱。而直军又信使奔驰,劝慰敦促,于公皆峻拒之。最后,胡笠僧夜叩于公家门,请于夫人转达衷曲,誓死不负右公。于公知事不可挽,夜走高陵,冀曹俊夫之能持大义也。继见事无可望,乃返三原,过城门不入,迳至东里半耕园居之,适孙总理由广东颁发陕西督军印状至,而危局已不可收拾矣。
    其他事件:
    一、为兴办各级学校,创建谓北师范,以期造就师资。
    二、1920年春节时,于公自编秧歌歌词十余首,劝导学生及农民群众,编队演唱,于娱乐之中,寓劝农之意。
    三、搜集古物,得广武将军及慕容恩诸碑,姚伯多诸造像。
    (1960年3月12日)

    于右任回陕经过
    王子元
   

胡笠僧(景翼)部下张义安,于民国六年(1917年)在三原起义,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成立陕西靖国军,目的在推倒北洋军阀段祺瑞及其在陕西之爪牙陈树藩(此时陈树藩是陕西省的督军)。义旗一举,各方响应者不少,平常视为土匪者大部响应。胡笠僧虽系一翼总司令,但各部多未正式组织,整个部队亦难统一指挥。胡笠僧颇感棘手,不易统率。胡遂决心派张立卿和我为代表,经过敌人防区,暗赴上海,敦请于右任先生回陕主持。
    民国七年春(1918年),我同张立卿一同出发。立卿因过于小心,经过敌人地界害怕出事,故出门在渭北三原东乡田市某庄住了几天,又返回三原,被胡笠僧严厉斥责以后,复出发。沿路有盘问者,我均以教会基督教徒的立场回答之,一到观音堂乘上火车才放心了。
    到上海向于先生报告后,于先生因陕西新兴的这一支革命队伍,尚为北方独一的,自觉责无旁贷,毅然慨然答应返陕,故决定只同我一人微服间道返陕。
    我们大约是五六月间由上海动身的。我在上海曾预先到北四川路基督教广学会总编辑莫安仁牧师处,向他要了一封亲笔信随身带着,以备随时同沿途教会取得联系,以防万一遇事时之帮助。
    我和于先生由上海动身时,相约我先走一天,在郑州某旅馆等待。次日于先生到郑州会齐后,就一同搭陇海路火车抵茅津渡过黄河入山西(因潼关是陈树藩势力范围,不敢走潼关,山西阎锡山是闭关自守,持中立态度,故较安全)。先到运城,在客店旅居时,亦向当地教会外国白牧师接洽过。次日由运城到蒲州福音堂休息,该堂传道人罗得道是我的教友。由蒲州沿黄河东岸北行,一直到禹门渡。这渡口有卡子,还住有晋军。对于先生稍加盘问放走后,将我详细盘问。那位盘问我的排长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后,他说他也是一个基督徒,然后才放我走了。我们过河时看见两岸传说禹王治水时凿的痕迹尚能看清,过河后于先生曾做诗留念。渡过河即到宜川县,该县王县长招待了我们,于先生为他们也写了字。住了一天半,王县长派了两位民兵护送我们到延长县,住在油场里。该场重要职员油运飞,系于先生的亲友。由延长即转赴延安。驻军田团长毅民,富平人,系胡笠僧的表兄。他和井崧生对靖国军是同情的,名义虽未独立,但实际也是独立的。田力劝于先生对陈树藩和渭北起义队伍做调解工作。我们到这里后,田毅民还有延安县长董瑞生都竭力招待,田还派牲口护送。
    由延安下来经过县份的教会,就是我最初信教时加入的浸礼会,熟人甚多,所以在甘泉、洛川、中部(今黄陵)等县多是住教会。有些教会一看见于先生的长胡子,就打招呼说:“牧师好!”
    一到宜君地界,即入了陕西靖国军范围。李文卿等带着许多骑兵来迎接,不几日,我们就顺利到达三原。
    于先生到三原不久,被正式公推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张伯英(钫)为副总司令,李文卿为卫戍司令,我被委为陕西靖国军外交处处长,举凡与外国人的接洽和教会的接触都由外交处办理,当时对外省的一切秘密通信都由外交处负责。
    于先生就职总司令后,又将靖国军编为六路,以后又添一路成为七路。这些编制详情,在房仙洲、马亚辞所负责编的《西北革命史征稿》内有详细的叙述。
    (原载《陕西靖国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略有删节)

    于右任先生离陕①
    王子元
   


陕西靖国军在渭北地区仅有十余县,军用浩繁,除与敌人打仗时得些枪弹补充外,由外处运入军火十分困难,即在如此艰苦当中与敌人相持了四五年之久。是中原正值直系吴佩孚猖獗之时,吴属暗与靖国军胡笠僧信使往还,诱其受编。胡因欲保存自己实力,即受了吴佩孚编制,成了他的师长。而靖国军总司令亦被取消。于先生与我们少数人即先逃至淳化县方里镇住,不久杨虎城即欢迎于先生和我们来武功。虎城仅一旅人抵挡了直系数师之众半月之久,终以众寡难敌,虎城遂率领部下退到陕北井崧生处保存实力。于先生则与王省三、王陆一和我(王子元)还有几位随从护兵,拟绕道归回上海。是时我们当中有两派主张,一派主张道经西安、太原回上海;一派坚决主张由陇南经重庆赴上海。结果于先生觉得经过四川这一路干净得多,所以采取了走四川路线。当然,走这一路苦得多,一路不是步行就是骑牲口。而在我个人这方面是,迎于先生进陕,又送于先生干干净净出陕,心亦觉稍安矣。
    注释:
    ①本文原稿存政协陕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


  右任先生绕道俄蒙援陕纪事
    王陆一
  
  

民国十五年三月,国民二军与奉军作战,败于河南。其时,胡景翼蚤卒;岳维峻继为河南军务督办。在北则奉军围攻北京,国民一军弃京守南口,迤逦循长城退。右任先生以旧部孙殿英之护送,离京至天津居月余,计划援陕;唯其时陕西全省处包围中,由河南、山西、四川、甘肃、湖北皆无路可通;乃决计取道苏俄返国。由蒙古南下,以达陕境。当时国民二军之在直隶山东境者,皆败绩;在陕西之国民三军,势尤危迫。北兵既破二军西退部队,岳维峻走山西,被击。刘镇华率兵入陕,围长安数重,益招群盗,并集长安城下。以山西弹械军资之助,肆攻极烈,堑壕裂平野,筑高垒与城齐,日夜轰射,飞鸟亦绝,无论樵采。城中为杨虎城、李云龙、卫定一诸将领,所部不盈万,悉军民共死守,粮尽弹绝,尸骸枕藉,曾不少挠,亦垂垂数月矣。长城内外,二军余部尚众,逐风沙无所之,先生既决收拾旧部,归解陕围,至上海时,蒋总司令介石,张主席静江,电约先生赴广东;先生念陕西事急,复电告行,谓冀他日会旌麾于武汉也。中央方将出师北伐,因畀先生以指导西北革命权责,先生遂由上海遵海程入苏俄,经朝鲜湾时,作长歌哀吊三韩志士,且祝其民族之终获解放也。过上乌金斯克,适布利亚特共和国举立国五年祝典,人民数十万,布燎火骑吹,歌舞大森林中,先生受欢迎,甚崇隆,为作纪念之歌,以咏此革命后之十二部落。更前经贝加尔湖,则寻访苏武遗迹,追念此不屈不挠之民族老英雄焉。是时国民军冯总司令玉祥在京,欲共计事,先生遂至莫斯科,并访问革命军事委员会诸领袖,并事参览,为红场歌,及克里木宫歌,咏革命以来,实史诗也。旋与冯公约定先归国,既复经上乌金斯克,更电促冯公速归,谓余且行且集旧部,当待公于绥远包头间。先行遵库伦因戒程稍留,遂至土谢图汗部苏珠克图地方,访二百二十古墓,作记而还,实一重要之考古事。旋在库伦与李公烈钧遇,知国民军已退出长城外,则张北不可复往,遂决赴包头。大漠中约略方向而行,入内蒙,遇险于黑教堂,盖乱兵肆劫行旅,其渠魁识先生,几将加害以灭口。先生仓促突围,赖御者义勇,疾驰免于难;后于冯公相遇,以民国十五年九月十七日成立国民军联军,誓师于五原。先生代中央致辞,由此取道宁夏固原,驰援陕军。其时长安被围已八月,军民创惫,城中以油渣延命,然饿死已数万人。岁十月,国民一军孙良诚由西路先进,先生至三原,以国民二三联军,破敌犯渭北之众。万难中集军食以应援军,及孙良诚刘汝明两部激战于长安之西,破围城之敌,复绕终南山蹑敌后,猛击亘日夜,敌出不意,主力全毁,城中出兵夹击,镇华率残兵急遁出潼关,于是长安之围始解,时十二月二十八日也,人民出死生梦寐中,惘惘始见自由之天日,先生践宣言,解二三联军司令职,退居耀县药王山中。旋以党中央决议,及军民一致之推戴,冯公复坚要先生主持陕西军事政治,于是立军府,建制度,以总司令部,兼行省政府职权。先生一面抚辑军民,一面筹划出兵,未两月,国民军即出潼关,连进至郑汴,与北伐之师会。陕中党务政治教育诸大端,以时尽举,军事渐就条理,人民乃庆昭苏矣。先生又念为革命而殉之军民,不可无永久之崇悼,因于十六年三月十二日总理逝世纪念之期,举行革命大祭,建革命公园于长安,葬殉难军民骨骸万具,峙东西为巨冢,与冯公躬率军民数万负土成坟,竖丰碑以纪丕烈。今至长安城者,敻不忘于前事也。是岁五月,国民政府主席团在郑县开会,国民军联军则已奉中央命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先生则于郑县之会后,与主席团南至武汉焉。
    (原载1937年4月30日《神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