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而今何处觅于园(组图)

5
回复
172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5 1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访近400年前张岱笔下的扬州名园
  W4 `0 r* a( Q3 o
王建文
* K$ Z' u+ n( a 1.jpg
! v8 v) z# r6 L% q) X; D$ o
/ I( |2 Z8 b& E% R3 W 2.jpg
! \: O( h  \( D5 {小石桥
8 G, I) T2 d$ i" c% u% H  q 3.jpg
1 M3 x4 U. n! m5 B石构件8 c1 {. Z, J4 p( n1 w/ ~
4.jpg # t, j$ M+ o# U' C! @' ?" j
小石桥侧面. W+ [8 W% a* z7 J
5.jpg 4 u3 }8 u. Z( W3 a" A0 l
瓜洲续志    且园( V' r$ X: J4 w$ d
6.jpg - m' X9 L# i5 O% A# C# u# Q
瓜洲续志 于通海
; ~+ c+ W9 m/ q7 y! a$ S% n" n; P0 B' L
7.jpg
$ o9 S# `6 E- y/ S
9 ?* K+ j( _; |6 s* P2 Q2 ? 8.jpg

) m- B; t: @4 I6 u( r' C, \
9 y* t3 n* }; V9 h, s+ s' v& [发现, y/ k, Q0 [# ^7 c
  扬州多名园。不过,于园,这座明清时期坐落于瓜洲镇外的一座著名私家园林,你可知晓?' o: v" L8 N  o. i$ R; J

8 k! Y3 g2 {2 n' q% @  这座名园,因苏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教材选用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于园》一文,而得以“重现于世”。有近400年历史的于园的奇景,不仅存在于张岱笔下,也存在于不少名流的诗文里。冒辟疆、王渔洋、季永鉁等人都曾慕名前往游览,并留下了饱含激情的诗文赞颂这座江边名园。因张岱的文章重现奇景的于园,勾起不少读者的倾慕之心,本文作者就为其千里迢迢来扬州寻踪探幽,努力寻找它昔日的风情和存在的依据,希望为将来于园“再现”出一份力。
7 ^7 s* y. R4 I* W: h7 n0 S" j" q3 e  ]( x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探寻和踪迹来看看于园究竟是啥样,于园的主人是谁?为谁所建设?现在有没有遗迹存在?……0 t6 F; b4 G& O0 v# ]
% ?$ w9 d# q2 [/ e* t/ }2 ?
  张岱眼里的于园夏景7 [* d5 R& o$ K/ `- B; c
: G0 S7 _6 Z% h* j+ G4 n3 o
  明朝时期,瓜洲迅速发展为江畔巨镇。这里也产生了很多富商,他们拥有巨额财富,在瓜洲镇营造了富丽堂皇的宅第,同时,也斥巨资在镇内外营造自己的花园别墅,成为居住、游憩、宴客的场所。于园就是一例。
. W2 [4 z4 q; i/ Z. ~
3 M4 y4 j/ ~+ `( P1 Q; W4 [  苏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在“建筑艺术”单元,选用了张岱的一篇文章《于园》,原文如下:, f4 @' ?: g9 S3 B, ^

! x+ r& C8 K+ }( ^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T$ Z, x, i" |% e; Q" Z( D+ H

% R" S0 c  n) a& ~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4 d. B& d* b6 W1 {; J$ ^# t) R# p$ R6 R8 U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 @4 Q# O0 z, q5 x7 w, N/ y& Z% e
! b# C8 Z. Z  x+ I* M  张岱的文章给读者的印象十分深刻。成千上万的中学生知道了于园这座奇特的园林。可是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于园中所描述的“前堂”、“后厅”、“卧房槛外”三处园林景观感到迷惑,无法理解。
) i% g. r! R: j1 z2 I: M6 c  E! h) T, u, x( O4 M" l* m
  查《张岱年谱简编》,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七月,张岱的仲叔张联芳(字尔葆,又字葆生)任扬州知府同知(分驻瓜洲),带张岱一起到瓜洲,遍访了瓜洲园亭。
  [( W( Z+ W+ l
* ~9 A; L! ^$ T8 R' k+ L% n  张岱痴于山水,精于园林鉴赏。张岱认为于园中的亭、台、楼、阁等景观并不新奇,让他感到新奇的是大量奇特的垒石、假山。% n5 h; t8 ?& c$ ]2 D- Q8 ^

/ ^9 G* [1 T3 K6 v& M$ S  从园林工程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于园中的“前堂”、“后厅”、“卧房槛外”三处园林景观是可以理解的。
- P' D8 D: k9 D5 A2 Y- r2 M1 R) j; u$ ^6 H2 R' E
  前堂的石坡为什么要建两丈高?为什么人不得上?因为于园的位置处在江边洼地,预防水患是平原地区园林营造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园林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建在高出地面的土台之上的,于园前堂的台基尤其高大,这个石坡高达两丈,明代的两丈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7米。石坡高大陡峭,上面是石头、牡丹、芍药,石坡不是让人行走的台阶,人无法从石坡上去。这在造园中堪称以实为奇。台阶之上的前堂更显得高大耸立。俯瞰南面的长江,江南的远山、江上船帆、江畔芦苇,美景尽收眼底。0 j0 K# M; X; n5 I
4 V  K  @0 Z* g5 |
  后厅的大池有水吗?人为什么可以走在池底?莲花怎么能够在天上?后厅面向巨大的水塘,因为周围的建筑都建在7米多高的台基上,所以这个水塘是很深的。但是水比较浅,水塘中建造了奇特的假山,高耸直立,悬崖绝壁,直上直下,人可以从台基上的建筑沿着台阶下到水塘的底部。水面上应该有小桥。由于是在七月,向上观看,岸上水池种植的荷花(或是假山上种植的荷花,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字无否,《园冶》作者)独创的假山营造方式)正在盛开,巨大的荷花和荷叶能够伸展到水塘边上,让人看到空中的美景。1 Q, R5 p" I& I+ \5 X
( x8 R! l) n" U  Q* c( e3 H
  卧房的栏杆外面那个幽阴深邃的“壑”是怎样一个结构?因为卧房外面的地面高程与前堂、后厅的地面是一致的,也是很高的。栏杆外面的假山堆出了一个洞穴,这是假山建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洞的开始是一条沟,所以可以叫“壑”,因为洞口的高程很高,所以可以旋转而下,直到大水塘的底部。
( r: w$ ?. u9 [9 [" a, T, J2 r# k, i4 k
  张岱认为于园后边的荒野景色也十分自然,四周灌木、水草连天,禽鸟的叫声更加使人感到环境的幽静。这样的环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联想到生活、人生的意义,甚至感到有些颓唐。这可能是喜欢热闹的张岱第一次感到人生的另一种滋味,也可能是他对于园另眼相看的一个原因吧?& c% x. K4 ]& ]7 I3 c4 `
; X% T( k- W  X1 ]2 i
  最后张岱认为,瓜洲的所有园亭都因为假山而出名,假山如果被垒成于园这样的假山,园林主人可以没有遗憾了。+ a: A' x' x) B) J. J3 p

3 c$ ]" X* [$ Q  冒襄眼里的于园冬景$ I4 T/ ~8 i9 M' q3 \
1 H2 m$ r& b  n. k7 c: n. n, C
  《瓜洲续志》记载:明如皋冒襄(字辟彊)崇祯辛巳正月《南岳省亲日记》:“二十三日,风愈炽,同游于氏且园,携樽消闷。联舆二里许,地连平野,环碧水而带层山。梅萼初吐,积雪盈径,繇"良对堂"绕"廊"至"屋里青山阁"上则余三日前梦到处也,异哉!游屣未来,梦魂先至,婆娑久之。小饮归来,复飘六出。”作游园诗二首:7 l+ m# S' P6 _6 v2 J: C- [
' Y- H1 |6 p+ }, z/ [
  石尤风雪阻江关,共访名园恣往还。清浅浮烟笼翠蓧,横斜顾影送香鬟。步廻雪径山逾峭,笑指寒林云自闲,大地风波增旅思,暂来探胜且开颜。
8 }6 j$ l8 ^6 A/ E; _( f5 b# Y' W9 y) E
  前宵一枕溪山宅,今日游来是旧观。石上精魂曾寄笑,眼前幻影竞无端。镜波绿织春罗带,古岳青衔白玉冠。鸿爪偶留仍是梦,哪堪风雪又江干。- E# m% P7 O8 z

" M: k  c+ E3 a9 P" j& O: z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冒襄到衡山省亲,路过瓜洲。当时正值冬季,因为风雪阻隔,不能渡江,和朋友一起游览了于园。他对于于园早就有所耳闻,真正游览的时候他认为正是他三日前梦中的景色,因此感到非常诧异。1 w! r0 S( P& I8 D- Q- s/ {

; `% B# o) d$ E  当时的于园处在她的鼎盛时期,冒襄记述了于园的周围环境和外部轮廓:“地连平野,环碧水而带层山。”谈到了于园雪景的美丽“梅萼初吐,积雪盈径”,介绍了于园的三个景点“良对堂”、“长廊”、“屋里青山阁”。他在游园诗里面还写到了于园中的“翠竹”、“美女”、“假山”、“树林”、“小溪”、“奇石”,称于园是一座“溪山宅”。
: d' P1 S& [- H& a+ ^) k, J
+ F+ F& s( J& Z2 B0 ?# U  王士祯眼里的于园春景
' S$ R; j5 n) T* z: c2 b  i! j4 \3 ?
: Z; c. c9 p9 r$ Q  王士祯是清初杰出的诗人。顺治十七年初(公元1660年),王士祯启程前往扬州任推官,王在繁剧的公务外,又同时扮演了一个出色文人的角色,游览了扬州的许多园林和名胜古迹。老友汪琬称赞他:“……而贻上独出其暇力,访三山之名胜,吊六代之故墟。”
$ C  @0 r6 p+ c, G* N3 I" G! i& s% r
6 E0 I% N; X- n/ q$ C* e$ [7 Q  《渔洋山人诗集》有《瓜洲于园二首》:于家园子依江滨,巧石回廊结构新;竹木已残鱼鸟尽,一池春水绿怜人。风寒江上草萋迷,闲踏春泥过涧西;一树冬青青不改,映门犹自照青溪。+ ]' Q( d$ D% i% E  \+ i3 K

! g8 v3 _7 [6 N0 {" u1 m: R  初春时节,诗人记述了游览于园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在扬州期间充实恬静、稍带抑郁的心情。7 s; ^& C- ^. q! G/ J

2 p6 s  M1 f$ C! X1 L! {6 m4 Y  王士祯认为于园的特色也是“巧石回廊结构新”。但是当时的于园已经经历改朝换代的巨变,春季主人在园林的的宴游活动有所减少,环境气氛显得有点萧条。
' E8 ~: s3 O# U" G
6 {4 [& k( t" g. ]" ~4 O  季永鉁眼里的于园秋景$ V% ^' _% \0 b: Z
2 i% S9 F+ t2 V9 z4 c
  《瓜洲续志》记载:“季永鉁(字子席,号惕斎)明末清初江都瓜洲人。诸生,幼负隽才,与宋既庭、张天纪、熊以介、倪永清为吟侣。永清尝过瓜渚,与即席限韵,挥毫立就,叹其高脱雄浑,足以压倒恒流。”
- y& J, ], x/ q" ^% z5 D: C# A; A7 i# P: E0 B  a, F# |4 g1 o( Q
  季永鉁《九日集·于园诗》:$ G& o6 O! b6 X. _, n# F

% ^4 O1 {" |! Q# P- B# a# x  南邻北郭动高秋,忽漫黄花插满头。台阁哪应巢翡翠,林塘犹得坐箜篌。
, {' [! h: t8 Y; |  C- ~: P) m$ x, i- d
  六朝史第空茅屋,十载书凝老敞裘。纵饮题糕狂欲绝,龙山何处续风流。
" U3 e0 |" K2 \0 w7 h( O2 {* u  R
; }0 r' u) E" b$ a3 w0 H  a# P  诗人描绘了秋季在于园宴饮的欢乐场景。诗人面对于园亭台楼阁,涌起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无限感慨之情。
* F, t/ [1 z) ~9 A# [7 I
! S! F; G3 f/ f/ Y4 g8 c2 k  追踪 于园在哪里?; S7 u9 C8 T) j9 O3 N6 G
) X  [# R3 y; V$ Z$ ^
  张岱在文章中第一句就点明:“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课本介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在长江边。查遍瓜洲镇地图,没有发现五里铺。- G/ ]; @8 P8 m3 Q
/ X- h, @6 c6 X
  查清末于树滋编写的《瓜洲续志》,发现“于园”也叫“且园”、“于家花园”、“于家别墅”。《瓜洲续志》记载:“且园在北门外四里铺东岸广丰庄,于氏别墅道光后圮。”
- z, z  r+ V8 p! V( f3 `5 `* y, A2 y9 j5 }7 l1 k1 n" k
  于树滋本人就是瓜洲当年显赫的于氏家族的后裔(江都于氏三十一世),到了清道光年间,由于瓜洲城不断坍塌,瓜洲的于氏家族全部迁徙到了镇江。
6 u+ e- A$ A9 V! k
- ]3 D/ Y( n% f9 v  查于树滋所修《江都于氏十一修家谱》(以下简称《于氏家谱》),于通海是江都于氏第十九世,他是从江都砖桥迁到瓜洲的第一代。
3 ~2 z8 h3 v3 Z& i# N# \; V* _. Q9 U1 N1 L
  《于氏家谱》记载:“通海,高公长子,字汇川……合葬瓜渚北门外四里铺河东广丰庄右新茔,前有八字看墙,后有重山周围。”# n* W1 _3 @7 z" L' X

, k7 r- x" \, G  N0 c! I: Z  查《于氏家谱》,于氏二十九世于文镔在同治三年(1864)写的《瓜洲庐墓记》:“盖花园庄乃合族祖茔……”于文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广丰庄”至迟在同治年间可能已经改名为“花园庄”了。
6 T7 u) D5 ~/ a+ O% f# e+ E* R& G. f- c/ w& ?
  为了确定于园的具体位置,我决定去瓜洲进行实地调查。6 Z- u  e2 ]% v( |
/ C* B8 ^2 R# v$ k) H+ x) O5 T
  2013年4月11日我找到了瓜洲文史专家高惠年先生。高先生告诉我:“广丰庄早已不存在,于园早已毁坏,没有遗迹了,位置还能够辨识,在八里镇的瓜东村花园庄组。”
4 y& {' e9 n& c, q. k7 j* ^6 H: v6 Z4 v- l$ I3 ?' z
  4月15日我来到八里镇。中午,瓜东村陈永清带领我和花园庄医生王永才一起来到了花园庄。我们一起查看了花园庄的道路、周围河道的基本情况。
) f# E( F6 B; X  `0 y" U' o# n3 f: w7 {0 y& T5 f% Y+ N
  晚上,我走访了花园村原居民98岁的徐万英,了解到老人的娘家是花园庄东北100米的徐庄,她16岁嫁到花园庄。花园庄以前是四面环水的,东面有两座青石桥,西面有一座紫石桥。花园庄周围的驳岸是水中钉着木桩,上面排布条石。南侧河边有码头。花园庄西侧有镇江于氏的“于家老坟”,一户姓张的人家负责看坟。' u5 C" U# N. e/ X( u

, o9 S9 e$ o+ m  c) S5 j  第二天,我和薛在良、王国兰、包文友一起又来到了花园庄,找到了村东的一座青石桥,青色条石上刻满花纹,雕工古朴。我们查看了环绕花园庄的老河道,东面“步蠡桥”的位置,发现了一些埋在土台中的残存的石头墙基,找到了几块保存比较完整的石构件。" j- h' v& V: i* [  H, n; I

  y' e8 @) [8 D5 R+ Z* E9 c, Y  下午,我自己又来到了花园庄,详细查看花园庄的平面形状、地形、周围的环境,调查了北面的徐庄、邱庄。
; `: }: D& w) n
* y- T4 N$ E$ U  花园庄四周围有河道,整体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上面长满了构树萌蘖,到处可见浅黄色花岗岩的条石,这里应该就是张岱所说的高坡之上的建筑区域。高台内部东部偏北位置,有一个大的低洼区域,可能就是张岱所提到的“大池”。大池周围的细长条土台,应该就是当年的回廊的地基。村西北部有小路向北穿过河道,这里或许就是张岱所说的水阁的位置。
  I/ c$ o0 k/ Y  R" U! P0 u
' i, b6 P) T1 y* |  寻根 于五是谁?# e8 T8 n. z" X) D
' Z% P! [( T. H' @7 Q
  张岱在文章中第二句说:“富人于五所园也。”这个于五是个什么人呢?历史上有记载吗?
- d  R: d9 m, C5 V
5 R# @9 }7 C2 z0 c/ w. x  《于氏家谱》记载:
1 h7 H( t6 H1 G* L9 i2 j# ~
$ d9 V0 r' Y( ]7 g! b  通海,高公长子,字汇川。生于嘉靖戊子年(公元1528年)四月二十六日巳时,少有大志,于嘉靖二十年迁居瓜渚。郡侯乌程吴公(秀)修筑梅花岭不给,上千金助之。吴钦其尚义,例给寿官剳付,匾题“治世耆老”,赞曰“富厚容仪,英豪气概,居积丰腴,陶猗之侪”,寿七十有六,卒于明万历癸卯年(公元1603年)八月初三子时……
5 G: G3 V& E9 w+ C% g8 k. X9 V+ y* u* \" I" H2 u& j* I8 w1 N
  镇,通海公之子,字仰川,敕赠徵侍郎中书舍人。生于嘉靖戊申年(公元1548年)六月十二日……时,少颖悟俊拔,度越寻常,孝亲悌长,和宗睦族,排难解纷,刚明正直,族人羡其公,乡人怀其德。卒于……葬于广丰庄父茔左穴。8 L) X& j, X* ^

8 p8 i6 T3 _0 Q2 @  承祖,镇公长子字孟武,号泗溟,由太学历任徵侍郎中书舍人,大理寺评事,生于隆庆辛未年八月十七日未时,卒于崇祯甲戌年(1634)六月初九时寿六十有四,葬丹徒县大刘庄地方正穴丁山癸向。
0 P- d4 ]( W5 W8 ]) P! ?/ Y0 \. K: O* Q; n9 \* `5 ~
  继祖,镇公次子,字仲武,号岷源,补太学生,赠奉政大夫,陕西鞏昌府阶州知州。生于万历丁丑年八月初三酉时,卒于崇祯乙亥年(1635)五月初六,分葬瓜洲中闸詹家桥西。
, ~9 g: N! O: K+ X5 r/ O4 w/ Q
- m# R0 Q2 u( _  道行,继祖公长子,字用生,号澹菴,补郡庠生,顺治乙酉科拔贡,己酉廷试第二名,授阶州知州,辛卯遇恩诰封奉政大夫,升漳州府同知,生于万历戊戌年(1598)十二月十五日辰时,卒于顺治……合葬丹徒县涧西新茔正穴。
& Y( _8 b; i* c. O6 R0 f. D
  T# ~1 o/ N; y% c4 r  道衡,继祖公次子,字倚生,行七。补郡庠生,更名国宝,任锦衣卫指挥佥事。生于万历丙辰年(1616)九月十八日寅时,卒于顺治己亥年六月十七日。8 j+ Y& b  G" Z
4 g2 M+ F- Q5 V* C4 |
  富人于五是谁呢?他排行第五,最有可能是于道行,《于氏家谱》记载他的弟弟于道衡在同辈行七。% {4 [  n9 d8 q! r* T
: d6 T: y, f1 c% F6 S
  如前所述,张岱跟随二叔张联芳到瓜洲是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此时于氏家族的主人最有可能是于道行,因为其他长辈已经去世,他是当时于家长子,于通海的嫡曾孙,理当是当时于氏家族的主人,当时他的年龄是39岁。$ O; t( k7 g; c7 Y5 ^+ ^
& v& D$ w( V% \" h: C+ U) S
  于园的建造者是谁?' i6 N4 ^+ Q, G% S  {* Q4 _
# K3 Y8 e( s. S
  镇江的于锡强先生的曾祖父就是于树滋先生。他给我回信说:曾祖于树滋创作的《瓜洲伊娄河棹歌》120首中写道,“叠石为山几度营,峰峦崱屴势纵横。名园山石传奇特,若遇襄阳必拜兄。”
( M/ y  |( n# R( W4 q& }) P+ ~8 C- g( x
  因此,可以知道,于园是瓜洲于氏几代人不断建造的结果。
8 P8 X) \# C8 T3 x4 Q3 I+ [
' W# [3 R8 e5 u, S  于园的第一位建造者无疑是最有实力的瓜洲于氏第一代于通海,其后,他的儿子于镇,他的孙子于承祖、于继祖,曾孙于道行、于道衡都是有钱有势的人,都有能力继续营造园林。
发表于 2013-6-25 13: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园,“富人于五所园也。”
6 |8 m) n9 W# r# Y: g/ `& l2 Q" s$ z. f于老五前来观“于园”{:soso_e113:}

点评

看明白木有啊,下一届总理考试题目就从这里面出啊  发表于 2013-6-25 14:35
发表于 2013-6-26 0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园,就是这样,靠着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共同努力精心呵护,流传至今,同时,于姓的文化也得以发扬光大{: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发表于 2013-6-26 15: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我来了
发表于 2013-6-26 22: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可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