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2-12 17: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得水墓志铭译文
皇清诰授光禄大夫、三等阿达哈哈番袭职四次加三级致仕、封光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镶红旗汉军都统加四级于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加三级前吏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总裁国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戊辰辛未甲戌文武殿试读卷、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提督江南学政、纂修三朝圣训、明史、甲子陕西正主考、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检讨、己未会试同考内翰林院弘文院庶吉士、年家眷晚生李振裕顿首拜撰文。
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工部左侍郎、加二级前管理钱法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加一级、太仆寺卿、通政使司左右通政、国子监祭酒、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侍讲充实录纂修官、左右春坊赞善兼翰林院编修检讨、己酉甲子顺天文武乡试正主考、内弘文院编修、年家眷晚生李元振顿首拜篆盖。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门下晚生查升顿首拜书写。
古代建立功勋,成就大业,高举王侯的旗帜,声名传于后世的人,都有卓越的气概,非一般人可比。他们 明白君臣父子的道理,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使人们称述,不忘他们的大名,与天地共存。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于成龙的养父于得水,就是这样的人,他能享此殊荣,应该说没有遗憾了。
于得水,字从跃,汉昭帝时期丞相于定国的后裔,祖先是辽东人。于得水的祖父于大恩以及于成龙的伯父于国忠,都因于成龙显贵而封为光禄大夫、上柱国、轻车都尉。于得水天生聪慧,品质超过一般人,与人相处,不动心机,不欺负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办好。他忠于君国,孝于父母。明朝末年,天下不太平,于得水持剑在豫镇参军,许公一见,大为惊奇,特别信任他。每当临阵作战,于得水英勇无比,决不后退,于是越级到府里任职。清朝定都北京之后,于得水劝许公归顺清朝,也不管许公答应还是不答应,于得水降了清朝。皇上授予他轻车都尉,准予世袭四次。继而随清军征讨湖北、湖南,取得云南,都是以勇敢和谋略著称,于是晋升副统帅,赐功牌,不一一列举。于得水拟订的作战策略以及取得的胜利,与唐代的大将郭子仪、三国时期的鲁肃不相上下,于是改封光禄大夫。
于得水的弟弟于国安,是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于成龙的亲生父亲。于国安和兄弟们商量,于得水现年五十九岁,还没有儿子,也没人过继,兄弟们就忍心他没有子孙吗?于是想把弟弟的儿子于化龙过继给于得水,于得水不满意。继而把自己的次子于攀龙过继给于得水,还是不满意。不久,于得水对于国安说:“我是想要你的大儿子于成龙,舍得吗?”于国安点头应诺,于是,于成龙过继给于得水。原来,于成龙在儿童时代,于得水就看出这孩子有出息。于成龙天生英俊,完美无缺,不用过多调教,就能成为有用之材,加之于得水教育有方,要求严格,经常面对面教诲,使其忠于国君,孝于父母,培养清廉的节操。
于成龙首次当官是在乐亭任县令,开始显露他的才华,人们说他贫寒而有品德,慈惠爱民,这些都是于得水教导的结果。不久,以逃犯连累百姓为由,于成龙被罢官,离职时,百姓拦住去路,恳求于成龙留下,高呼好官不能走。等到通州官位空缺,于成龙提升为通州太守,又以逃犯逃走为由,降职调用两次,都因皇上特旨留任,这说明不但恩德深入民心,而且高尚的节操也被皇上认可。这固然与于成龙应付各种事情的才能有关,也和于得水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不是教导有成效的有力证据吗?不久,于成龙提拔为江宁道员,又特授直隶巡抚。于得水提示于成龙,问:“皇上三次提拔你,你明白其中的原因吗?” 于成龙有一颗纯洁的心,非常勤奋,严于律已,带领属下,使官吏的作风像流水一样清澈,甚至多次受到皇上的宠眷,赐给御书手卷,有“始终如一”温和恳切的诏谕。皇上曾两次赐给钱币各一千两,衣料二十疋,并与于成龙共宴。继而有黄韁鞍御马、御貂裘、御袍褂及靴及绸缎的赏赐,又追加太子少保官衔,随侍皇帝南巡两天,赏赐羊、围场所获之兔,并赐宅第,可谓特殊的礼遇,真是书不胜书。皇上每次赏赐,于得水都有教导和训诫,其要旨是说:皇上的赏赐越重,报答也就越难,只有鞠躬尽瘁,方可报效万分之一。继而特升御史大夫兼镶红旗汉军都统,总督河道,爵位更高,而于得水的教导和训诫更加恳切。皇上命令于成龙为河道总督的命令刚下时,于得水书写“君恩臣职,运道民生,冰衡国帑,节用爱人,躬行表率”二十个字,交给于成龙,大意是说要报答皇上的恩宠,节约开支,爱护百姓。古代圣贤有过父训的论述,但和于得水相比就逊色了,于得水不但善教,于成龙还善于继承,而且得到了皇上的认可。辅佐皇上南巡归来,于成龙被召至乾清门,赏赐貂裘、貂被领朝服,而且到八旗巡视,凡是教训儿子,都应以于得水为榜样,可见于得水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诸如奉命赈灾、武殿进行的考试,无一不秉承于得水的教诲,于成龙父子可谓问心无愧了。
于得水原任三等轻车都尉、诰授光禄大夫袭职四次,加三级退休,追封都察院左都御史、镶红旗汉军都统加四级。他生于万历三十三年正月十四日(1605年3月3日)戌时(晩七时至九时),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十四日(1695年8月23日)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去世,享年九十一岁。于得水的发妻王氏,封赠一品夫人,继室宛氏,诰封一品夫人。于得水的养子于成龙任河道总督,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授为正一品官衔。于成龙发妻李氏,封赠一品夫人,继室周氏,封为一品夫人。于得水有三个女儿:长女为王氏所生,嫁给文林郎黎守明;二女为宛氏所生,嫁给顺天府平谷县知县郎秉和;三女也是宛氏所生,嫁给四川威州知州李天祯。于得水有四个孙子:长孙天永祯,在乐亭被匪徒抓获,不屈而死;次孙于永裕,袭祖父于得水三等轻车都尉之职,发妻是原任户部总督仓场侍郎马汝骥的儿子、现任山东沂州知州马云会的女儿;三孙于永褆,在国子监读书,聘原任广东潮州总兵副都统马云的侄女为妻;四孙大排行八十九,还在幼年,未订婚。于得水有三个孙女:长孙女已去世,原先嫁给贵州布政使董显忠的第五子、候选州同知董廷佐;二孙女嫁给通政使张吉□次子、在国子监读书的张瓒;小孙女还在幼年,未许配人家。于得水的美德和美好的风范,可和古人相比美,因此他的子孙必然为一代楷模,他的女儿、孙女,都许配有名望的门第,值得一写。于得水的识见与度量,高出一代,诚恳学《诗》,大力讲《礼》,真可与西周时期的贤臣方叔、召虎媲美,也可与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相提并论。康熙三十四年十月初八日(1695年11月14日)午时,于得水葬于西山杨家庄。于成龙把于得水的生平材料交给我(李振裕),请我撰写墓志铭,我和于成龙交往较深,因此详知他的家世,仅就于得水的生平写成这篇墓志铭。铭文如下:
战乱不断,绵延千里。
大好河山,英豪群起。
只有于公,美德粹冲。
能文能武,功勋独钟。
留连光景,无人与京。
帝王恩赐,代代峥嵘。
于公生平,崇如山岳。
于公去世,麟亡星落。
功在社稷,名垂汗青。
后世君子,欣赏此铭。
(双塔邨人)2011年9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