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水之境 铸剑空天——走近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

2
回复
123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 1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414051097.jpg
) f1 R0 n) ?/ [, L$ {) w# S
: }! _$ G+ x( n+ T; S4 p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余晓洁、崔静、张天娇)在公众视野,他默默无闻,尽显本水之境。
8 B' b' r$ d6 G( K% a* u  在网络上搜索他的名字,显示的信息寥寥。醉心祖国防空导弹研制半个多世纪,他严守国家安全铁的纪律,工作的事情“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 z* n/ M4 g4 {! m: D" n; u  在国防领域,他铸剑空天,大名如雷贯耳。
& b1 t% q3 ]4 _' |" F+ z% B& f  他为我国一至三代防空导弹的研制呕心沥血;他主导研究的“近快战法”指挥我国“空天神盾”屡屡击落侵犯我国领空的外国侦察机;他的学生陆续成长为中国导弹事业的领军者、顶梁柱。) q- Z( k! J7 K: |
  人如其名。
( l8 ?. ~7 v2 Z# ?) K/ F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
1 {  s, A+ t/ F9 ]8 a" `! {+ L  一辈子只为一个梦0 a( W5 s- W+ a% v* @
  “我是有梦想的,我的梦想就是一定要为国家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梦想,让81岁的于本水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
+ D& b2 f/ c! `$ f! A( @( M7 I  时光回溯到50多年前祖国百废待兴的艰难岁月。( P* J; V: I* v' ~6 q  w
  那是1960年,26岁的于本水从莫斯科航空学院航天技术专业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投身我国防空导弹事业的创建工作。' T  k# \3 g! X8 E5 O5 u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n5 p( Z+ x2 g, L: F, E
  一辈子只为一个梦。
2 F: F. r% t( I. H. P7 b  “那个年代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不善豪言壮语的于本水平静地说。" X7 Y$ x# L! {  Q  f
  中国的防空导弹事业,起步于对从苏联引进的“543”导弹的仿制。仿制的过程,就是建立研制物质基础,培训技术队伍,进而学会自行设计本领的过程。
# d9 ^# G$ L( B  1961年,根据聂荣臻元帅“要仿出‘543’、吃透‘543’、改进‘543’”的指示,于本水和他的同事们用一年的时间,深入沈阳一线生产基地,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处理导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同时从实践中学习具体的导弹生产工艺知识。/ f6 O  M1 Z: Q
  “那时新中国成立才10多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很落实,仿制出尖端的防空导弹非常困难。又遇上自然灾害,生活上也面临很大难题。”于本水说。
: B- }8 r+ v( o2 `7 A  在历经无数次的演算、试验、分析后,1964年“543”多发实弹打靶成功,完成生产定型,初步解决了我国地空导弹的有无问题。, d1 @) ]6 v( ~) a/ S
  随后,于本水马不停蹄地投身改进方案,带领大家对“红旗三号”导弹总体方案进行论证。20世纪70年代末,“红旗三号”定型,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拦截SR-71高空侦察机能力的防空导弹。于本水“为国家研制先进武器装备”的梦想初步实现。
) o  U6 p1 [) I6 P2 a5 |! M7 {  筑梦的脚步,开始了就停不下。5 j- l6 d: P( n! ^% l- ?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于本水参与了更多型号的防空导弹研制工作。随着我国第二代、第三代导弹相继研制成功,于本水也从青年学者成长为我国著名的防空导弹专家。: h! o- T) [) J( E
  三代导弹研制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历程?/ ~8 y0 Y7 A# t
  对记者“忆苦”类的追问,于本水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但内行都知道,防空导弹的打击目标高速运动,要做到“看得见、打得着、打得准、打得狠”,设计研制上的难度可想而知。
4 }% D# j, ^2 _( w7 |  “防空导弹研制的确很复杂。”于本水说,“但这个行业能保卫祖国的领空,护卫国家安全,我愿意为此奋斗一生。”
( k& N' p% e4 G! `+ c! y3 F  近快战法克敌制胜
" L/ _! s. C' e0 V  O% w% Y  于本水家中珍藏着一本《英华大辞典》。说起它的来历,于本水颇感自豪。
' m+ b% H3 d; f0 B1 g8 p0 {7 l  1962年1月,敌对势力企图获取我战略情报,尤其是核武器、导弹的研制、生产和试验情报。$ b6 g# \* z  _- D
  1962年9月,我国空军导弹部队在华东地区上空首次用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了U-2高空侦察机。但是很快,U-2学会了机动逃逸。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逃出地空导弹杀伤区。' o( X5 N4 g: A: y
  空军司令部要求国防部五院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于是,以于本水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开始了昼夜攻关。8 z1 s/ @. t: D! p+ U6 O$ v
  经过大量仿真计算,于本水攻关团队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这套方案被空军指战员概括为近快战法。
. n  j0 z, j, b) q  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首次采用近快战法击落一架敌U-2飞机。此后,近快战法开始向地空导弹部队推广。. ~7 n3 l  m! @' h0 _. v1 k0 s
  由于我国防空导弹的出色表现,敌U-2飞机不敢轻易对我国进行侦察、骚扰了。; {- d3 k1 K+ R! l4 i
  为此,于本水荣立个人三等功,奖励正是一本《英华大辞典》。50多年过去了,于本水对这本辞典视若珍宝。在他看来,这是捍卫国家领空的最佳见证。
8 R! O6 K/ @* {# ^* i$ r; S' Q  成绩面前,于本水没有止步。  ~( P/ h' w4 i2 F
  “防空是永恒的课题,有矛必有盾。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高枕无忧,斗争永无休止。”于本水说。2 w; R/ i# @0 U- L) U! R
  在敏锐观察到西方各国相继采用低空、超低空空袭战术后,于本水建议借鉴国外有关技术,研制一种机动性能好、反应时间快、机动过载大、抗干扰能力强的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最终这项建议被采纳,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同事和后辈们对于本水钦佩之至,在他们眼里,于本水是“会变帽子戏法”的大设计师。" t# \- ~  f7 d9 k
  1982年,低空、超低空型号在某试验基地开始导弹飞行试验。在一次测试试验中,导弹发生了异常振动,于本水凭借丰富的经验,推断故障源于导弹发射筒盖形变导致的共振。他建议换一换“帽子”。果然,换了“帽子”之后的导弹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基地总工程师竖起大拇指说:“老于,神了!”0 w$ d6 m8 e5 y1 A
  “对于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师来说,基础创新非常重要。”于本水说,武器研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系统设计师的大脑就像一个“创新加工厂”,要善于抓住要害,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4 O9 x0 q- W0 O' ]  执著创新宁静致远
8 H, q) o( l" w, T3 U% D* a  或许,创新者不易老。
- u9 u: A, |5 K- q4 B  科学家中长寿的比较多,年逾八旬的于老不显老。黑发,或许是吮吸着知识的养料,还在“坚守阵地”。+ D! A1 I# T% T
  于本水热爱、执著于他的“创新加工厂”。# x; U2 f# v9 s- Z. T- A) E% j
  伴随着中国低空、超低空反反舰导弹研制序幕拉开,现代防空导弹的作战目标也从以前的反飞机为主改变为反精确制导武器为主。于是,于本水又相继承担了我国反反舰导弹和第三代导弹——陆军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在年届六旬之际,他先后担当舰空导弹系统副总师和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
. _% l/ ]2 x" b) V+ j  “陆转海”“黄牛下水”是富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之多之广、战术技术指标之高前所未有。用于本水的话说,“研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总体与各分系统协同一致,形成集智攻关的合力。”
9 L; G5 O  {. j9 z, i* d; h+ Y, y: _  为了攻克导弹的重大关键技术,小到弹上零部件的生产质量控制,大到全弹的试验,于本水都一丝不苟地全程参与。他这种“严慎细实”的作风也深深影响到研制团队的每个人。6 w" y9 z' w. @+ }
  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于本水带领舰空导弹研制团队终于攻克了数项重大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定型试验,将产品如期交付用户。这一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7 R( A# |/ J, h  }# K% E( k  如今,于老依然在思考,思考防空导弹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殷切希望我国借鉴“弹族化+智能化”的思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防御武器技术的发展道路。& t$ q4 p$ m5 [& _9 @& V
  “现在干什么呢?八个字,远望、救急、把关、育人。”于本水爽朗地说。退居二线的他还是很忙,而且要一直忙下去。“一切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的梦想与担当”。# ~# Z& g  V( {; f7 N! g7 `
  或许,淡泊者永驻芳华。9 |1 l3 p8 b0 T' U9 Q# |
  宁静致远。对于个人名利,于本水看得很淡,他总是将陆、海两型导弹研制成功的秘诀归功于“有一支好的队伍”。说起开展的每一项重大技术攻关,于本水也总不忘将各个专业的技术骨干排在“成果完成人”的前面。' V7 z1 H2 c; q! k! Q3 _# n
  “我们导弹事业是系统工程,是依靠团队的事业。”于本水说,“一个导弹型号的研究,研究所这一级的参加单位都有十几个,二级协作单位有几百个。事业的完成靠大家、靠团队,顶多说我是个带头的、领班的。”" G& a% Z) D/ O3 V, F  h: s) t0 o6 O
  如今,这个防空导弹事业的带头人已经将接力棒交到了学生手中。
$ ?6 R( N/ _0 t/ w7 \; A  “我坚信,中国更绚丽灿烂的航天梦、强军梦,将在年轻人手中实现。”于老的话掷地有声。
* U8 f; L% L$ k. N/ D$ m
) f& X! D8 b, a4 X$ w+ E( R! Q( E
发表于 2015-6-3 20: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慢了一步,于老是哪个地方的人
发表于 2015-6-3 20: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本水,男,1934年5月1日出生,吉林省九台市人,高中毕业于长春市市实验中学,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曾任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等职务。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员会顾问、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中国无人机学会高级顾问。主要贡献:40多年来一直从事防空导弹研制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10种导弹的研制,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60年代参加了我国防空导弹创业和第一代防空导弹研制,在解决拦截高空高速和机动目标等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第一个第二代防空导弹研制过程中,主持和参与攻破了快速反应高集成度导弹设计和拦截超低空目标等技术关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第三代舰空导弹,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拦截掠海飞行的导弹。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防空导弹总体优化、防空导弹弹族化和反远程空气动力目标防空导弹的推进与弹道问题等前缘课题的研究。
0 S- U2 ^& t& ?) z+ S主要著译:有“防空导弹总体设计”和“系统工程与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部级奖 。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n: B& G/ G6 D3 i+ v" t( y+ m' V7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