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鲁绣艺人于邦华非遗技艺盼传承

3
回复
96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8 12: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R$ @# V/ V5 c8 \4 h( L8 L6 t
E26_E26_0318.jpg , R& c( {) Y  F$ @, y$ e
$ Z# A# q1 U4 ]0 E* a( Y9 P9 A
手指轻弹,一针一线绣绘万千景色;意随心动,金丝银缕化作锦绣欢歌。作为鲁绣传承人,她用心血传承非遗技艺,用汗水点亮艺术长河。凭着对鲁绣的赤诚热爱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赋予鲁绣以新的特色和生命。她,就是于邦华。
3 |5 H( Y! n! E/ @/ @7 v7 n
文/片 本报记者 朱文龙
4 _/ {; Q" p# B* w从小就矢志于鲁绣技艺
0 j+ I: w2 c: b8 {9 m; x- Y  鲁绣是中国八大名绣之一,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春秋时期,鲁绣在齐鲁已兴,史称“齐纨”或是“鲁缟”,至秦而盛,至汉已相当普及。新中国成立后,鲁绣创造了新的辉煌,产生了一些艺术大师及影响深远的鲁绣作品,然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鲁绣衰落了。真正热爱鲁绣的人不忍看鲁绣的沉沦,于邦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5 ]4 ~+ g# G( k  41年前,于邦华出生于河北故城,随后迁居山东济南。教师家庭出身的她,至今还对母亲在布料上描描画画、穿针引线继而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图案的景象记忆犹新。这也许是鲁绣艺术对她最早的启蒙。“从小我便在母亲教授下,绣制小图案。”于邦华说,闲暇之余,自己都会拿来针线绣制肚兜、花鞋等。而在这种绣制过程中,自己也对鲁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了长大从事鲁绣创作的梦想。
  [$ V' g" q. z3 _8 d3 H- G  2012年,于邦华遇到了崔丽娟老师。这位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真正把于邦华带入了鲁绣的殿堂。谈起这一段,于邦华仍欣喜异常。她说,喜欢是一码事,真干起来又是一码事,自己上手了,才明白鲁绣真是很难学。于邦华是有心人,她发现要学好鲁绣就要有艺术欣赏能力,也就是要加强对绣品的认识,而要提高对绣品的认识,就要先提高对色彩的认识。为此,她看了大量的画。5 I& d4 c# h9 P
  “看得多了,就会对色彩有一定的认知度,绣起东西来才能更加传神。”经过于邦华的不懈努力,她的绣品疏密有致,有通透感,一些作品完全达到超越原作的魅力。
$ `3 K# }* x  \一根普通的线竟能劈成16份
" K1 t  [8 h3 R5 ~, w! u  鲁绣博采“苏、粤、蜀、湘”四大名绣之长,而又独具一格,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而又色彩淡雅、形象逼真。在用线方面,苏绣一般是将一股绣线劈成1/5丝,鲁绣却要将一股绣线劈成1/16丝或1/32丝,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9 H& Y6 S3 t; P: L
  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于邦华的工作室时,看到墙上挂着齐白石的《虾》等名家画作,开始还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这不是国画,这都是鲁绣。”听了于邦华的介绍,记者近前细看,仍然看不出上面有针脚和线的痕迹。在她的允许之下,记者用手背轻轻一碰,才感觉到真的是丝线绣出。“我们是以针代笔,以线作色。”于邦华告诉记者,这些作品都是在半透明的真丝底布上绣制而成,绣品的色彩都是用彩色丝线和头发丝结合绣出。/ p0 y6 n2 f( z8 {5 f( ^' @
  为了向记者展示鲁绣的特色,于邦华随手拿过一根丝线向记者演示,在把细细的一根苏州产丝线破开五次时,她对记者说,“这大约是这根线的十六分之一。”随后,她将线穿上针眼,便坐在一幅未完成的鲁绣作品前进行绣制。两只手上下舞动,真丝底布上一朵鲜艳的荷花轮廓渐渐成型,而在绣制过程中,于邦华飞针走线,力道恰到好处。
1 }2 R7 D+ P$ E, Y3 N6 l心痛鲁绣技艺无人传承
; l$ j1 {/ d$ c3 U2 {, [9 u  于邦华说,因为每一幅作品都要经过选题材、设计、准备原材料、配线、手工落稿、刺样、印样、上绷、绣制等多道工序,很多作品绣制时间将近一年,耗费时间长,所以,鲁绣制作是一个耐心活。而由于长时间绣制鲁绣,于邦华的颈椎已经有所不适。; ~; i; a9 t/ A0 b" p$ b
  鲁绣的慢功夫虽然能造就精品,但是与社会的快节奏有点格格不入,因而在年轻人中市场不大。“相对于四大名绣,咱们鲁绣很少人知道,一幅作品需要好几个月,不是三五个月学会的,学起来很慢很枯燥,年轻人沉下心来的不多。”
8 t6 C$ `6 o$ Y. V5 ~  于邦华的担心,也正是当下很多民间艺人的心声。为了不让这一古老艺术失传,于邦华曾经自己出资带徒,开办了鲁绣学习班,普及鲁绣知识,传授鲁绣技艺。“我收了8个人了,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到现在坚持跟着干的也就一个小姑娘。”面对现实的窘境,于邦华很是无奈。
; |& f+ b4 {' O9 a& ]  于邦华现在有个愿望,能够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这样便可以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她表示,愿意将自己掌握的鲁绣技术传给大家,让这门技艺永久传承下去。若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微信名:agallochyu,或者拨打电话:13589027814与于邦华老师联系。( k/ n" E3 p- v3 y3 I! \

+ r3 m: `! v9 b6 N- d" n
发表于 2015-11-28 12:3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绣手绘出七彩人生!
发表于 2015-11-28 1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胜利菏泽 于 2015-11-28 19:47 编辑
& E  z% O: M+ u# `6 w0 S/ ^1 {" }
从前是为了谋生才绣,只怕现在快要失传了.不过是应该找个传人传承下去的
发表于 2015-11-28 1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见到过大人有绣的,但不知鲁绣有多少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