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茹振 于 2016-1-1 16:37 编辑
, ^. q1 Z) t( \+ l1 m
$ ]4 @% T* z$ K$ y- Q' \) T5 o初 谈大 水 泊
3 g8 B5 W6 [4 E$ }# O我童年就知道山东大水泊,因吾始祖于伯能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大水泊人氏,明永乐二年(1404年)三甲进士调補沧州。我从小背的很熟。 1961年我十四岁,随父母去东北逃荒,只要遇到于姓宗亲就感到特别亲切,认为是“一家子”,凡遇到姓于的,即问老家哪里?“山东大水泊”从童年、少年“大水泊”就牢牢的记在我的脑海中。 1963年我们家买了本全国分省地图,新鲜,好奇,只要闲着时间天天看,找山东省诸城县大水泊,只找到了老家诸城县,没找到大水泊。但找到了文登县有个大水泊,从1963年我才知道第二个大水泊。 2000年初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寻根、寻亲,想在全国各地寻亲,迫切找到失续的宗亲,从失续的宗亲中找到明清时代的于氏老家谱,经过老族谱记载找到更多的失续的宗亲。因现存的家谱80%以上的宗亲失续。 首先在沧州市市区郊区,凡有于姓的村庄几乎都拜访到了,大部分于姓宗亲都说“山东大水泊”不知是哪个县的。后来到沧州市所辖的多个县、市有于姓的村庄去走访,大部分是永乐年间“山东大水泊”迁居的,有莱阳县的,即墨县的,海阳县的还有河间府过来为满族官宦家守墓的,还有从唐山地区迁来的。 近些年从网上寻根、寻亲几年来收获比较大,对我的寻根、寻亲帮助很大,但也看到不少于姓宗亲在网上寻根、寻亲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从年代方面和原籍方面,由于各地的谱书都是后人修续的,年代久远,记载的误差大,缺乏真实性。 大多数于姓宗亲说自己的老家是“文登县大水泊”,认为是“文登县大水泊”的老家感到自豪和荣光,不少支脉的于姓争先恐后的说是文登大水泊的,甚至还有的老家谱记载是山东省莱阳县大水波,后来修续谱改为“文登县大水泊”。根据这种现象,我初步的谈一谈我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供于姓宗亲们探讨分析,讨论出一个真实可靠的历史真相来。 近几年从网上学习,我认为各支脉于姓宗亲应正确的认识“大水泊”,实事求是的、历史的认识“大水泊”,目的是让后人不能笑谈我们这代人文化素养低,历史知识差。 目前我从网上各个于氏族谱中的一些资料中知道:①文登市有个大水泊镇,②诸城市有个大水泊村,还有一个小水泊村,③莱阳市历史上有个大水泊村,④青城县(现高青县)有个大水泊村,蓬莱市有个大水泊村,⑤昌邑市有个大水泊村,⑥文莱有个大水泊村,⑦掖县(现莱州市)七甲龙王社大水泊村。不少地方有大水泊村,水泊寨。于氏宗亲们我们自己的一支脉究竟是哪个县的大水泊,文登市有160多个于姓村庄,您们的老家是文登市哪村的?还是大水泊镇哪个村的?但不一定是“大水泊”村的。 一、首先知道文登市,古代的登州府辖“一州九县”,宁海州(现在烟台市的牟平区),九县蓬莱县,黄县(现龙口市),福山县(现属烟台福州区),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文登县,海阳县,荣城县九个县全部改为市(网上抄的)几百年来不断的变迁。 文登市集中居住160多个村庄的于姓,多出于荣城县斥山,最少有17批于姓迁居文登市立村:乳山市司马庄多批次迁文登市立村,莱阳县多批次的迁居文登市,还有大水泊村迁出很多个于姓在文登市内立村,还有云南的于姓小云南的于姓(四川西昌市)。 文登市是一个很富庶的好地方,土地肥沃,而且地多人少,别说600年前,就是现在文登市南面、东南面、西南面一直到海岸,有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威海市在文登市海岸边成立了南海新区,现下有不少房地产集团公司正在开发。我去看房,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卓达香水海国际滨海新城项目总占地32000亩,总规划2000万平方米,全城绿化率高达80%,12公里黄金海岸线,6000亩超大香水湖生态湿地,万亩原生黑松树林,正在建设的海岸码头,卓达香水海国际学校,设有国际幼儿园,国际中小学,对接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卓达香水海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分校,南海高级中学,香水海海洋公园,香水海亲子乐园,香水海综合体育中心,香水海国际医院,香水海养老示范社区等,我只看到一个公司,我不知道有几个公司在文登市搞开发,估计有10万亩以上土地在搞开发。说明土地多,600年—700年之前闲置的土地更多。 二、再看文登市的“大水泊”。宗亲们从网上介绍,大水泊是“世称宝地,素有赛北京之说。从风水地阁看,四周群山环抱,向海岸一马平川,当地称泊地,且水流纵横,村庄座落在群山叠翠之间,村中一条大河纵贯东西,常年流水潺潺,每逢山洪爆发常会出现中流隆起,高处两岸,但不致泛滥四溢”。虽然介绍的有点夸张,我坚信是真实的,我没有丝毫怀疑,我没有到过大水泊村但我去文登市海岸看到的,的确很美好,并听介绍在古代有一年海啸整个半岛严重受灾,唯独文登县没有受灾,加上外迁的于氏宗亲们向往自己的老家是文登县大水泊,我更相信。 京津冀,内蒙古,东北三省的于氏宗亲们,您们的老家文登县大水泊这么美好,不但土地闲置,而且土地肥沃,您的祖先为什么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到外地逃荒呢?故土难离,凡是到外地逃荒的绝大部分是因贫穷、贫困、人多地少,种的粮食不够吃,糠菜半年粮,遇到灾荒年颗粒不收,才背井离乡拖儿带女到外地逃荒要饭的,很少有富人抛下丰厚的家产外迁逃荒的。 再说600年前的大水泊是个小村庄,人很少,能有那么多人外出逃荒吗?穷人一般不识字,不会写字,靠口述往下传,口音不准,很难留下真实的记载。有些家谱是多少辈子后富裕了,有了文化,才经口传追记的,难免误差大,有的家族200年前没有族谱,200年后才有人编制谱书……。 为什么我们于氏宗亲都认为是从文登县大水泊存迁出的呢?一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登市大水泊名气大,于姓多,是颗星,是在追星,盲目的认为从大水泊找到老祖宗,倍感自豪。二是凡到外地逃荒的人是贫穷的人,没上过学,不识字,不会写字,并且不知道什么年代,不知是哪个县的大水泊。谱书是逃荒人后几代人才写的,从地图上找只有文登县有个大水泊,不知道有第二个大水泊。三是把文登县误认为是大水泊,文登县有160多个于姓村庄,“大水泊”只是160多个村庄之一。四是大水泊村原来不叫大水泊,叫赵家庄村,是后来改的。据于姓宗亲认定发到网上看,于敬祖后人于坚最早迁入大水泊,还有诸城县于整五个儿子“称老五支”迁居大水泊居住。 三、于姓家族在山东半岛分布情况:最早于姓比较集中的,一是荣城县斥山,先后十七批次迁居文登县,二是乳山县司马庄,三是莱阳县明嘉靖年间由莱阳县照旺庄迁入文登县文成大众,明万历年间由莱阳县迁入文登县界石开真观,四是威海,五是烟台。文登县不是最早于姓集中地,是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陆续迁入文登县的,属于后来居上。迁入文登县的还有云南洪武三年南迁来此处立村,小云南(今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迁入文登县天福于家产。再举几个例子,明洪武年间由斥山迁入小观榆树底;,明初由乳山县马山前迁入文城东坡十里头;明初由荣城县桥头迁入汪疃,于家英;明末由烟台福山磨山二次迁入小观于家庄;明末由乳山县司马庄迁入文登县汪疃于家英,明末威海羊亭于家夼迁入文登县建宋村小床小套河床,清初由威海徐家岭迁入大水泊镇泊岳家……。充分说明文登县是四面八方的于姓迁入的,才有今天160多个于姓村庄,更说明文登县地理位置好,地广而肥沃,文登县于姓多,是后来居上。 四、于姓迁徙去向: 一是内迁,山东省内去向是:“西移北迁”,年代大部分是明朝永乐年间。原因是洪武帝去世后,到朱棣永乐年间是国家大动荡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是重大政策调整时期。 西移:从山东半岛海岸一带,西移到现潍坊地区,日照地区,淄博地区,菏泽地区,济南地区,泰安地区,聊城地区。 北迁:滨州地区,东营地区,德州地区。 二是外迁,明永乐年间主要外迁:直隶省境内(现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沧州地区沿海一带人烟稀少,距离山东省近一些,山东省莱阳县迁往沧州地区较多,沧县有多支从莱阳县迁入,其次黄骅县,孟村县,南皮县,盐山县,等地。 三是近代外迁,近代指的是清朝末期,民国时期(解放之前)外迁的多,尤其是民国末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东三省以后,到解放之前外迁的人更多。(于姓只是外迁的极少部分)这个时期山东省的人口发展较快,人多地少,天灾人祸是主要原因。这个时期大部分逃荒迁徙到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地,有的到了俄罗斯的海参崴(原属中国),解放后我们叫“海山外”说的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五、谈一谈明朝时期的青州府,现在的潍坊地区,各县网上发文的较多,综合起来分析大部分是于麻四兄弟的后代,于麻四兄弟从什么地方迁入潍坊市各县区的?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是从天津市土河一带迁入潍县,我个人理解是于麻四兄弟的祖先不知什么年代从半岛(登州府)迁到天津土河一带不知多少代后,于麻四兄弟是其中一支迁来潍县(青州府)了。第二种可能从天津土河一带先迁入登州府莱阳县不知多少年,于麻祖先迁入潍县,于兹、于旻、于纪三兄弟的后人又陆续迁往潍县。第三种可能从天津土河一带迁回山东省,四兄弟之一于麻定居潍县,于兹、于旻、于纪三兄弟定居莱阳县后,三兄弟的后代一部分迁居青州府各县。 但不是明朝洪武十八年于麻、于兹、于旻、于纪四兄弟避战乱携家自大水泊徙居潍县之说,理由一是于麻四兄弟与栾福贵三兄弟上下左右没有关系,二是大水泊的宗亲从老族谱上面找不到于麻四兄弟。所以可能性没有。 于麻四兄弟的排列网上记载不一样,各字记载也不一样,有的记载于麻、于兹、于旻、于纪四兄弟,有的记载于兹、于麻、于闵、于纪四兄弟,于麻是老大还是于兹是老大,无法认定。 有可能于麻四兄弟是天津土河一带迁入青州府,还有一种可能一部分是于姓从云南省安乡州在元朝顺帝时随海游在赤山登陆,安居赤山,从赤山到莱阳县。永乐年间从莱阳县外迁的支脉不少,如潍县(青州府),菏泽地区如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等地,和外省不少地方。凡族谱上记载有从赤山、赤山镇、赤山寨、赤山社迁入的,不管记载是哪个县的,可能是误传,可能是莱阳县迁入的,原因是山东省任何县没有赤山镇,也没有赤山社,唯独只有莱阳县有赤山社赤山乡。 据多名于氏宗亲给我发短信:“据说偏凉子村,阙庄村,于家码头村是一叔二侄。”有可能也是从莱阳县迁入的。 一是偏凉子村于氏族谱记载是文登县赤山镇移居偏凉子村,事实是文登县历史上没有赤山镇,更没有赤山这个地方,唯独莱阳县有赤山社、赤山乡、赤山村。沧州市孟村县于淑行宗亲的始祖文贞,明朝自登州府莱阳县赤山社迁出。现在是莱阳市万策镇赤山村。 二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莱阳县迁居到菏泽市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六支于姓,第二世从“伯”字起名,老三支始祖于稳的长子于伯能叔伯十几个兄弟均在“伯”字起名,与偏凉子村始祖于伯能重名。为此从辈分起名看可能与莱阳县有关系。 三是与阙庄村的宗亲们商榷,您们三个年代的谱序我多次看,经仔细分析,最大可能是从莱阳县迁入的。 第一次清朝康熙15年(1677年)十世孙际隆,拜序“吾于氏是赤山旧家父老相传,明洪武18年移居阙庄,始祖行六,旧谱失字,生十三子,见到旧谱只十三翁一人。”这个谱序是三百年后才写的。“经父老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始祖的名字不知道,只知行六。“吾于氏是赤山旧家”,不知是哪个县的赤山?但是唯有莱阳县有赤山,没有记载文登县,也没记载大水泊。 第二次光绪六年,十七世孙于国宝、于继光谨序,将洪武18年改为明初,加上了登州府文登县赤山大水泊。文登县没有赤山这个地方,更没有赤山镇。大水泊不属赤山管辖,不能让人信服。 第三次光绪三十三年,十五世写的谱序,改为文登斥山没有记载大水泊。光绪三十三年已经到了近代,十五世祖从文字中知道了没有赤山只有斥山,改为文登县斥山,但没有写上大水泊,误将荣城斥山写成文登斥山。三次不同年代的族谱、族序,二次没有记载大水泊,只有一次还错写赤山镇大水泊,只因从古至今没有赤山镇。可以认定阙庄村于姓不是从文登县迁来,也不是从大水泊迁来阙庄,应该是从莱阳县赤山社,后来的赤山公社,赤山乡,赤山村迁入阙庄的。 其实文登县有些村庄于姓是从莱阳县迁入的。莱阳县迁出的于姓,目前知道的有明永乐二年,迁到菏泽市巨野县、鄄城县、郓城县六支于姓现有三万多人。莱阳县的地理环境不太好,是土山丘陵地带迁往潍坊地区菏泽地区,是人往高处走。 莱阳县迁往河北省的支脉,目前知道的到沧州沿海一带的:沧州有多支几个村庄,孟村县、南皮县、黄骅县等地。莱阳市赤山村现在没有于姓居住了,都迁到外地,老辈子人讲风水,于姓住赤山犯地名才迁居外村、外县、外省,很正常。请阙庄的宗亲们探讨分析,正确的正视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为莱阳迁入感到自豪,说明我的老祖宗有智慧。如从美好的文登县大水泊逃荒出来,并不光彩。 始祖行六,十三翁没有名字二代没有名字,或者后代不知叫什么名字,说明不识字。三百年后,十世之后才编修谱书,真是难为制谱写序的先祖了。三次修续谱写序一次一个样,也是正常的事,不真实也是正常的事。比如年代问题,十世孙写的是明洪武十八年,十七世孙十五世孙写的是明初。三百年没有记载,始祖行六不识字,迁居潍县不会带谱,十三翁也见不到老谱,不然第五世第八世先祖为什么不编制族谱,没有记载不好编写,第十世先祖有了功名,有了地位才编写族谱,才有了十七世十五世修续的谱书。 关于年代的推测,可用世、辈衡量。比如吾始祖于伯能明永乐二年(1404年)调補沧州,至今已有26世。一百年以前1915年已有21世。按贵谱记载明洪武十八年如今应有27世28世,如不到或仅有25世,最多是明朝永乐年代 莱阳市一个赤山乡的于姓宗亲在网上说“我就是原莱阳市赤山乡的。赤山村现在已经没有姓于的了,周边几个村子姓于,我老家是徐家夼的,离赤山村只有不到三里路,我一直纳闷,周围没有一座山叫赤山为啥起这个名字? 我认为不难理解,莱阳县有一支于姓,原籍云南省安乡州人,元朝顺帝时随海游(海运)到荣成从赤山登陆,并居住,明洪武二年迁居莱阳县,先祖一是为了怀念到山东第一个家园,在“赤山”,二是为了让后代儿孙世世代代不忘记“赤山”,所以立村起名为“赤山村”。 由于我们于姓居住“赤山村”犯地名,陆续迁居周围的村,有的迁出新立村,起名大水泊村,后人对“泊”字发音不准,口述时说成大水波村,有的迁居外县,外省的于姓一般是逃荒迁出的,前几辈子不识字,不会写字,几辈子之后再记载,老人口述记录的人误记“大水波”或“大水坡”。 文登市大水泊村原来是赵姓立庄,叫赵家庄。于姓与赵姓结了亲戚关系。此地好,不知哪个年代投奔赵家亲友,仰仗赵家族人关照,种的是赵家的地,不知过了多少代,不知是什么年代(现没有发现记载)赵家人丁不旺,经漫长的岁月赵家“绝后”了。于姓不知哪个先祖继承了赵家的所有土地,家产,为了感恩,于姓先祖将赵家历代历族的神主碑并在一起,每年到祭祀的节日,烧纸、烧香、磕头多少代不忘旧恩。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不知是于姓哪位先祖,又将“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改为大水泊村后,财运亨通,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明朝弘治年间出现了巨富,相继出现了不少功名之人(当了官),最鼎盛时期是在清朝顺治以后。为此大水泊村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于姓移居文登县安家落户,才有今天的文登市160多个于姓村。所以近些年我们不少于氏,几百年前一百多年前逃荒外迁,不管从什么地方逃到河北省的东北四省的,不少于氏宗亲愿意说是文登大水泊的。 有人问当年赵家庄村为什么不改于家庄呢?反而改“大水泊”呢?当时先祖的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后人不知道,没有记载只能猜测。有十种可能?有二十种可能?其中有一种可能,于整从诸城县大水泊村带五个儿子,后称大水泊五大支迁居赵家庄后不知过了几代多少年,改为大水泊村,为了不忘记五大支于姓是从诸城县大水泊移居文登县大水泊的,这只是多种可能的一种可能。 这是我近几年从网上学习了于氏宗亲们重多的发文中,综合在一起分析探讨的几个方面,不成熟的见解很肤浅,学习的不够,理解的不深、不细,以后网上发文多了,真实的记载多了,后边的否定前面的,再深层次的论述一些问题。请于氏宗亲们积极发文评论。争出一个真实的“于氏发展史”。激起宗亲们的兴趣,才真正达到真正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1 P2 f- c( L+ t8 R2 E: ?( \+ m8 d# K
- i! S+ r8 d: E* R# W3 S
' `5 s: t0 }4 i5 @/ K* s5 ~5 w6 n& v 沧州市 于茹振 2015年11月18日 ) `8 E, a. b1 _9 K# a' u9 C.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