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一位叫于甫云的河北支边青年来到东天山脚下的博斯坦村,帮助村民们击退了可怕的传染病——麻疹。为村民施医解药、祛除病痛,让他在当地赢得了很大的声望。随后这位受人尊敬的于大夫选择留在村里,并举家从河北迁来,成为这个村庄中唯一的汉族人家。如今,于家已走过了四代人,全家老少十多人,都能说流利的维吾尔语,他们的生活已跟周围邻居完全融合。58年过去了,从燕赵大地到塞外天山,于家人的根,已深深扎在了博斯坦村。8 |* _4 A, s' }& F" h3 f/ }1 g2 C
东天山脚下的“河北人家”9 J) `, h7 `2 q/ s5 L
% x# v/ I5 M" k/ V4 a" z 6月22日午后,同学和朋友相约来到于家,于学然(中)和朋友们演奏木卡姆。 6月22日,记者在哈密市伊州区采访时,听宣传部的同志介绍于家的故事,遂决定去一趟博斯坦村,拜访这户“河北人家”。& ~) }+ C& F6 G8 B( T4 r
离开市区,顶着火热的太阳,穿过一大片戈壁滩,汽车停在了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在一片迎客的绿树浓荫里,陪同记者采访的镇干部艾买提·那买提敲响了一家民族风格装修的院落大门。院子里的人用洪亮的维吾尔语应了一声,门打开,一位面容清癯的汉族老人出现在面前,用维汉双语和我们打着招呼,他就是我们要拜访的于家主人——于学然。" J Q9 D5 Y/ C4 h3 x
入乡随俗学双语
1 y4 J1 J( c7 _6 u# n+ }$ ~/ x穿过院子里青翠的葡萄架,于学然将我们领进会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墙壁和整齐的红色地砖;长6米的大炕上,铺着精美的地毯,摆放着绣着金线的靠枕;壁橱里瓷碗、铜壶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本维吾尔语版的哈密十二木卡姆书籍和艾捷克、都塔尔、手鼓等乐器依序排列;室内还张贴着几幅维吾尔书法作品。满屋鲜明的民族风格中透出一股雅致。" L3 t- u4 q Z+ `* Z
1957年,年仅5岁的于学然跟随父亲于甫云从河北支边到新疆。1958年,当时的五堡乡附近麻疹病突发,博斯坦村很多幼儿患上了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上级安排在五堡乡当医生的于甫云到博斯坦村参与住村治疗,年仅5岁的于学然跟随父母一同到来。: E) i/ |) I# U! p2 ~8 j' m
当时,博斯坦村医疗卫生条件不完善,父亲毅然选择扎根在这片土地。忙于工作的父亲将于学然送到了附近村小学接受维吾尔语教育,小小年纪的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上学下课、同吃同玩一起成长。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掌握了维吾尔语会话,而且越说越流利。& L! D2 @6 U7 i8 i) E5 O
“父亲常教育我们要入乡随俗,学好双语,更方便和邻居的交流,也交到更多朋友。”于学然说。( z7 s# D' `2 t4 F
平时在家,一家人也经常会用维吾尔语交流。于学然举了个例子:比如他经常说“手洗手,手洗脸”,这句话若用汉语说来,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在维吾尔语里,却生动地表达出“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意思。* u# g0 ^0 v; N. h$ `, M6 `7 w Q9 U
1972年,于学然结婚,妻子沈秀双是同乡。现在,打馕、做抓饭、焖饼子、烤肉、拉面,这些新疆美食,沈秀双样样精通。刚来新疆时,沈秀双还是扎着粗辫子的河北小媳妇打扮。当时在生产小队干活,和大家一起去割麦子、拾绿豆,村里的妇女们在地里有说有笑,由于语言不通,沈秀双只能在一旁不作声。害怕沈秀双受冷落了,几位热心的嫂子专门凑过来和她亲近,一开始都是用眼神、手势来沟通。后来,随着沈秀双学会维吾尔语,这种肢体动作和眼神的交流也渐渐被爽朗的大笑和流利的交谈取代。0 E8 [2 s% [/ M2 L4 u% b4 i' e
他们的4个孩子都在这里出生、上学、成长、成家。于学然最小的儿子于广成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到邻近的柳条沟小学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教了14年哈萨克语,最近调到镇上工作。小孙子于少华在祖父辈曾经读书的学校里接受双语教育,目前正上5年级。' |! n7 Z/ b# o0 V- P2 s% g: F
守望相助促和谐1 S5 c/ d3 I# X r+ m
改革开放初,由于懂双语,于学然到哈密市区附近做点小生意。1984年,有了些家底,他在村里第一个买了大货车跑运输。“我们家庭经济搞得红红火火,作为村里第一个富裕起来的家庭,乡亲们都为我们高兴,没有一个眼红的。”于学然说。* s" }- o7 g8 l: A5 S9 S* O X
老于家这辆村里“第一车”,后来还成为救命车。
! `+ |! n7 p7 v% ?5 q: d# ~1998年,除夕刚过,邻居哈德尔·伊麦尔德敲响院门,焦急地呼喊于学然的名字。原来他的妻子难产,镇卫生院束手无策,情况万分紧急,必须送到70公里外的哈密市医院抢救。于学然连厚衣服都来不及带一件,就赶紧开车送他们赶路。
. u6 _# z+ v8 @还好送得及时,母女平安。这件事,被哈德尔一直记着,他逢人就说:“要是没有于大哥,我的女儿就不能平安出生,于大哥是我们家的恩人。”当年的小姑娘,转眼已经上了高中。“这姑娘一直跟我们格外亲,每次回村里远远见到我,就会跑过来亲热地喊我‘大伯’。”于学然说。
# ]1 H. |7 M; c. I9 T/ `博斯坦村属于古村落,土地都靠坎儿井来浇灌,村里有一大片果园远离居住区。前往果园的道路土壤沙化严重,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加上来往的车辆碾压,扬起的沙尘严重影响了果园的挂果率,给村里很多人家造成了经济损失。于学然请人把原来的土路修成石子路,十几户村民的果园扬沙问题得到了解决。
3 S3 H, R2 @; z0 ~0 E有时候,干完自己家的农活,于学然就开着拖拉机帮助村里劳动力少的人家犁地、拉肥料、运葡萄……现在于家还有20多亩地,但孩子们都成家出去了,农忙的时候,邻居们就经常来帮忙。! j3 t& M5 Q* E& J) |
邻里乡亲似一家- b U1 P+ A5 a0 {; M
58年过去,于家人的生活习惯也和周围的维吾尔族乡亲一样。于学然出门会戴一顶小花帽,和村民见面交流,问候语和礼节一样不少。而妻子出门时则喜欢扎一方彩色头巾,穿着维吾尔族的传统衣裙和一帮家庭主妇们有说有笑地逛街。
; Y/ ~, G+ t0 X7 u" u村里谁家有红白事,都会叫上于学然一家。逢年过节,互相赠送羊肉、馓子。
0 y' r( p; `+ B7 w4 E春节时,邻居和好友也会来他家里庆祝。有时候都不用邀请,朋友们就会直接到家里来,“多过个节日,一起开心。虽然村里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但每年的春节,我们在村里都是过得热热闹闹。”于学然说。- @( C5 g t7 d3 n
周围的维吾尔族邻居能歌善舞,从小耳濡目染,于学然也喜欢表演哈密十二木卡姆。7 ^; m% k+ W9 X8 g$ H0 ]1 h! U
午饭刚过,老朋友卡德尔·阿不列力木和吾甫尔·阿不都拉就相约着来到于学然家串门。盘腿坐上会客室的大炕,几个人熟练地拿起乐器开始表演木卡姆。
! K o o& C, A卡德尔跟于学然是小学同学,后来一起学习木卡姆表演,弹奏艾捷克,成为了于学然的器乐老师。
3 x- m. o. ]6 \于学然目前能完整演唱哈密木卡姆中的“乌鲁乎图”和“大地亚姆”两个曲调。曲调反映的是维吾尔族人民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两种精神风貌。7 d1 d7 V1 T& P4 }3 u5 d, n
2015年,在一次五堡镇的文艺表演中,人们发现了这个热情演唱着木卡姆的汉族老人,于学然家的故事被发掘出来。当年,他被评为哈密地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家庭也被评为“民族团结教育之家”。0 q, n3 y, Y1 ~3 {0 w
老于说:“长期生活在一起,我感受到维吾尔族是一个团结友爱,勤劳善良,充满包容心的民族。”3 h# v* g1 N: k( ?* u
2003年,父亲于甫云去世,“按照河北老家风俗,老爷子在家停棺三天,村里家家户户都派人来看望‘于大夫’,老人们还轮番上门陪着我母亲说话,安慰她。当时从河北老家也赶来了3个亲戚,看到乡亲们和我们家的感情,都非常感动。我二叔跟我说,村里有这样的好邻居,不是亲戚胜似亲戚。”于学然回忆说。
# ]* b1 W* \# B7 L; n# s
, j O& t% h! S. V7 X,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