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行村镇桃林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村子北高南低,北依黑牛山、凤凰山,东西有两条山塂,南濒黄海,明堂开阔,位置优越。全村一千多户,三千多人口,有于、张、李、刘、王、隋、苏、孙、徐、项、黄、由、陈、赵等14姓,其中人口较多的是于姓。据老县志记载,元统二年(1334),于氏先祖从四川省甘洛县迁来,建村于桃树和梨树林附近,故名桃梨村,后演变成桃林村,另一说为因建村处桃树成林而得名。桃林村于氏也是海阳为数不多的明代以前的土著居民,其他多数为明代移民。 村子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于氏宗祠。建筑坐北朝南,宣统三年(1911)修建正房三间,此三间正房高大庄严,起五脊,正脊两端及四条垂脊中间共计六个脊兽,四条垂脊前端做成撇山裂角。仰合瓦层层覆盖,高大的正脊用大青砖砌成,靠近东西两侧在砖上各留有一个透窗口。东西两侧山墙主体部分用方形的棕褐色石块砌成,其余为青砖。东西南北四角各有一块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石,挑檐石前端下部往里弧形收缩,雕刻成画轴形状。屋檐下用青砖做成了六层冰盘檐,成菱角和圆椽状。菱形拔檐砖之上的博风砖打磨平整,拼接无缝。仅存的几片排山勾滴兽面瓦当,还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四角的博风砖,雕刻着“暗八仙”。四块戗檐砖雕,则雕刻着松、兰、琴棋和书画这类象征文人品格及文化修养的图案。房子南侧出檐,四根斑驳的黑漆檐柱落在鼓形柱础上,东西两根半嵌于墙内。檐廊地面青石斜铺,两侧廊墙下部用不规则石块拼接,上面是竖方形廊心墙造型。柱子上部中间的六块雀替和十五块花板已破坏殆尽,幸有十二扇已褪色的朱漆“步步登高”隔扇门窗,依然保存完好。屋内空间高大,五架七檩梁架之上是青砖望板。正房坐落于露出地面四五十厘米高的台基之上,一根两米多长的整块石条置于两根檐柱中间做台阶。门前院子中间,原有一排四棵一抱多粗的老松树,后被附近中麻姑岛村买走修造了船只,因树木粗大,只得拆了东墙搬运出去。再向南,靠近倒座大门北侧地面有一石头基础,南面东西两角各有一个覆盆式柱础,这是民国五年(1916)增修的护座门遗址,按建制看当年似为垂花门,可惜只剩地基,不能一窥究竟。与护座门同时修建的倒座,则是五间,大门廊居中,东西各两间,由两侧的山墙延伸至北边,将正房东西两侧各余一块空地,然后套起了围墙。这五间倒座东西为圆脊,中间一间为门楼,高耸,四条垂脊。大门尤为气派,门前角柱石上起阳线雕倭角纹,两根半隐的檐柱下面是鼓形柱础,大门上原有一对门神,后毁坏,现存为后绘。门上四个“寿”字门簪,上面残存垂莲柱及三块花板,两块卷草纹挂落。一东一西戗檐砖雕雕刻着仙鹤和鹿,依稀可辨。门下精美的汉白玉“竹节兽面”门枕石已被凿毁。门廊两侧保留有与正房相同位置同样的风格装饰。两侧廊心墙里高大的砖雕“清供瓶花”只剩下斑驳的痕迹。门上的梁架为拱形顶,刷红漆,造型优美。大门廊地面用方形石块斜铺。
门廊两侧残存的“清供瓶花”砖雕 挑檐石前端雕刻成画轴 损坏的汉白玉门枕石 大门戗檐砖雕“仙鹤” 明清两代,桃林于氏共考取武举人一人,举人三人,太学生二十四人,秀才四十多人。清代,于风跃曾在北京旗人端家做过家塾,其弟子端方后为两广总督;于墨斋曾在文登司马庄“映雪书房”教授学生,其学生多登仕途; 光绪末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于云斋在北京设书馆执教,其擅长书法,墨迹遍及京城商界;民国二十二年(1933),于侃之、于岳恩在村内办起初级中学,教读国文、历史、地理、算术、体育、音乐等课程;民国二十七年(1938),村里开设村办小学,由于云鹏任校长、于登春任名誉校长,并单设女子班;1944年,成立了桃林小学,由县抗日民主政府派姜鸿渠、赵文舟、姜洪秀等任教;1948年,成立了桃林完小,在校学生200余人。解放以后,全村考取大中专生104人。 桃林村“民俗淳朴,士习娴雅,质有其文”,不但文风鼎盛,清末以来文娱活动也极为繁盛,村内既有木偶戏、大秧歌、双狮舞、龙灯舞等各种各样的杂戏,更在清末成立了四十多人的“三合班京剧团”,能演出二十多个剧目,在海(阳)莱(阳)两地声誉极高,培养了一大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骨干和优秀演员。 祠堂门前的两抱多粗的老槐树,解放后砍伐做了火车枕木;村子四周反抗捻军修建的四面各设大门的圩子墙,咸丰年间修建的贞节牌坊,村里的关帝庙、三官庙、七星殿、马殿、文昌阁等文化古迹,陆陆续续消失在战乱和运动中,留给世人的,唯有那日益破旧的祠堂及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老故事…… (感谢海阳市委宣传部协助采访,感谢于乃山、张先生口述历史)解焕新 正房三间,此三间正房高大庄严,起五脊,正脊两端及四条垂脊中间共计六个脊兽,四条垂脊前端做成撇山裂角。 据村人于乃山先生回忆,祠堂为于逢礼、于立秀二人负责督工修筑,掌尺的为木匠于传恩。于氏宗祠当年共有四块匾,为村里的秀才于沛林题写,大门上悬挂着“于氏宗祠”;护座门上悬挂着“忾然如闻”;正房门前悬挂的为“崇先报本”;正房里面悬挂着“追远”,而这四块匾,则分别用“颜柳欧赵”四体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