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再续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

0
回复
143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13: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这七个方面,立足于今天社会需要的核心价值,大到治世,小到家庭和谐、个人成才,是对传统经典在当代社会的又一次激活。全书语言保持了于丹一贯的风格,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
# a5 r' i) `- q$ X+ U作 者: 于丹   
: R6 `/ N- P1 G+ Y9 r出 版:中华书局 2 ~: w" G" B: G/ F2 L/ W
发布时间: 2008年04月02日
* ~! K+ v1 v* M' W! p6 X9 t1第一部分% T5 m% L3 U4 m' J! V- w5 A( s0 B' X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是温暖的,那么它的朴素和温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u: z: G9 W6 d5 L
1 x1 q5 S  o" x& W/ {5 r! a
2第二部分$ y# @% |3 A9 Z- ]7 ~8 a# t* S- S
《论语》里面,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东西,它不见得就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的警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我们今天该如何获得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论语》里面,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东西,它不见得就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的警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论语》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高的真理。樊迟在问老师什么是"知"(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个字,叫做"知人"(《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如果你懂得天体物理,懂得生物化学,或许你都不是拥有大智慧,你只是拥有了知识;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 N& l$ k/ g/ Q
$ V7 }0 y' B3 O3第三部分
- i1 r# m" E  W8 n" T在今天这个时代,信息纷纭复杂,很多无用、无效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头脑、耳目。我们静心想一想,这些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吗?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哪些东西真正有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学习了,但未必有效率,学到的东西也未必都对我们有价值,未必都能深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我们该问问自己,我们要学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学习?学到的东西又怎样才能跟我们的生命融合起来呢? 我们提到过,《论语》里面有很多智慧,那么,智慧在人心里是怎么酝酿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的学习。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可各人的学习质量不同。什么人能够真正学出效率来?这里面大有深意。: z8 L# ?4 f) r) A! U! O) S
0 B% w( o7 a8 i
4第四部分
* i2 r* a2 X8 [; U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不过,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不讲诚信,却都似乎活得很自在。难道,诚信竟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念吗?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诚信? 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作为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础,《论语》提出了"信"的原则。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的话,那真不知道他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度过一生?这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走起来呢?
$ X# [+ G5 V: e+ k. Y! o5 r* e5第五部分( C3 y% v; _8 J' K& K% u
第一次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大概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个数学系的大学生,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他很聪明,学习也很用功,老师就给他吃偏饭,每天给他多留三道题,让他回去自己做。这孩子就天天习以为常地做题。有一天,他把三道题做完以后发现书里头还夹着一张小条,也是一道题,只许用直尺和圆规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来。他想,这大概是老师多给他留了一道题。他就开始做题。这道题挺难的,他整整熬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做出来。他就拿着作业,晃荡晃荡回学校交卷。他把作业往老师那儿一放,老师一看就开始哆嗦,问他,这题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